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西汉初期的甘肃放马滩纸、西汉中期的陕西灞桥纸和甘肃悬泉纸,西汉晚期的甘肃旱滩坡纸等。《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
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
2022-10-19更新 | 223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等意蕴深刻。《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禁忌)而民弥贫,法物(即为合法地纳民之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史料一,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
(2)根据史料二,概括孔子和老子的主张。
(3)根据史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史》本纪中各学科的科技内容句频统计


——摘编自潜伟、吕科伟《宋代科技政策的计量研究-以(宋史》本纪中记载科技内容为计量对象》

材料二   元代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与历代王朝相比较为频繁,特别是在蒙古和元代初期,有时一年就有好几次交流,例如至元四年(1267年),札马鲁丁先后向忽必烈汗进献《万年历》和讲述“西域仪象”等。交流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由国外传入中国的主要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地理学、动植物、香料、纺织品、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机械工具等,由中国传到国外的主要有火药、印刷术、药物、中国地理、瓷器、纺织品、历法等。从陆路由中国西部进入中亚、西亚,与欧洲接触;从水路由中国南部出海抵达东南亚、印度支那、南洋、印度洋沿岸的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南部、伊朗沿海、阿拉伯半岛、北非、东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迪、冯立升《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发展与上都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中外科技交流的特点及影响。
2022-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舟行在蓬莱山之后,水深碧色如玻璃,浪势益大,洋中有石,曰半洋礁……若晦冥,则用浮针以揆(掌握)南北。”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指南针B.火药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化发展迅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B.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圣”和“诗仙”
C.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对农业工具的记载最为丰富
D.医学名著《千金方》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2021-11-02更新 | 504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21-10-14更新 | 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8 . 关于焚书坑儒,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焚诗书、坑术士”,认为秦始皇坑的是术士;孔安国在为《尚书》作序时记载“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认为秦始皇坑的是儒生。由此可见(       
A.只有一手史料才能弥合分歧B.历史记载需要考古发现印证
C.史料的运用要注意相互对照D.焚书坑儒真相根本无法认定
9 . 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伸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儒学地位得到巩固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抑商政策成效显著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2021-10-15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经》中记载了“大田多嫁,既种既戒”的民间歌谣,但其实更早的《易经》也记载了“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的民间歌谣。由此可知
A.面临战争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常态B.传统典籍记录和反映着先民生活
C.《易经》中记载了最早的民间歌谣D.记载民间歌谣是传统典籍的习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