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从根本上体现在她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失落、荒芜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养料滋养之中,得到新的开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新的整合。”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
B.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物
D.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
2019-06-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陈独秀在1915年9月《敬告青年》一文中,要青年尊崇实际,摒弃虚文,敢于怀疑那些被人奉为天经地义但不切实用的陈腐教条,用理性和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一切,判断其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据此推知,《敬告青年》
A.呼唤了思想解放高潮的到来
B.为青年指明追求未来的方向
C.鼓励民众敢于抛弃传统文化
D.运用启蒙思想改造中国社会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遣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三 泰西各国皆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固有本也。……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概述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核心主张。
(2)材料三两则史料同属维新派的主张,就政治制度的建构而言,有何差异?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来推断差异原因。
(3)综合四则材料概述近代思想解放的过程。
4 .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不可抗拒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2019-11-09更新 | 154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冲刺卷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9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可以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展开论述,也可以针对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或者部分领域展开论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7 . 易中天先生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物,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2019-04-18更新 | 379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1870前后,俾斯麦先后接待了来自日本与中国的两批使节,日本“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作根本的改造”,中国“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因此,他预言:“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胜,中国败。”据此可见当时中日的主要差异是
A.学习的根本动机
B.外交的谋略胆识
C.政府的改革理念
D.社会的发展程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理性价值
D.自由权利
2019-07-11更新 | 374次组卷 | 27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