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子路问政,孔子答“必也正名乎!”孔子将“正名”放在为政首位,合理的解释是
A.辩正礼制等级,规范社会秩序B.迎合政治需要,提高儒学声誉
C.推广学校教育,选拔政治人才D.整理文化典籍,恢复文化传统
2 . 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
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以法治国,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 1313年,有臣子上奏说:“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文中省略的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5 . 阅读如图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序言,伏尔泰在此赞赏了
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罗马文明C.古代儒家文明D.英国君主立宪
6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2020-03-10更新 | 209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3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卷
7 . 理学家强调人对天理自觉追求,具体的修身方法是
A.克己复礼B.重义轻利C.正心诚意D.天人感应
8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法国大革命D.启蒙运动
2020-02-13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B.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2020-02-10更新 | 17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
10 .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材料二: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1)“仁”在孔子学说中有何地位?
(2)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
(3)孔子把“仁”与“礼”都具备的行为称之为什么?
(4)孟子对“仁”的理解较孔子有何差异?你是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
(5)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