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外来冲击推动近代中国转型
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中西方近代化道路趋向一致
2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
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
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
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2019-07-09更新 | 372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l-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0-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0-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0-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2018-11-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邵县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2018-09-06更新 | 629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南省湘潭电机子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段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  )
A.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B.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C.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D.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
2018-10-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
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
“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2018-11-07更新 | 2644次组卷 | 4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涟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表为2013—2016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可知,我国
年份2013201420152016
中等职业教育675620601593
普通高中823797797803

A.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B.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C.对高校建设力度加大
D.教育改革放缓和迟滞中等教育发展
8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高等学校中学小学
学校学生学校学生学校学生
195022713.4万3690109万40万2439万
196543467.4万80993(包括61626所农业与职业)1441.8万168.19万11600万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B.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9 . 河南大学李振宏用数据库方法对西汉、东汉时期各10部名著的关键词出现次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如下表,单位:次)由此可知两汉强调
时期 著作
西汉 《史记》《春秋繁露》等10部 970 1790 1612 1273 1282 359 574 918
东汉 《汉书》 《论衡》等10部 822 1720 2052 1540 1922 539 643 1679

A.礼乐文明B.以法治国
C.以孝治国D.外儒内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