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读下表,由此可以推知袁世凯的尊孔复古
国别代表人物言论
英国骆赫(被派驻威海卫)至诚入孔教
庄士敦(中国目前)当归于孔教
沙俄盖沙令中国之新命必系于孔教
日本有贺长雄等希望贵大总统再高升一步

A.具有社会基础
B.助推儒学退化
C.占据舆论优势
D.得到列强支持
2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戏曲与剧场的演进情况

时期戏曲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
春秋战国优伶贵族厅堂、殿庭、院落殿庭、座席、帐篷优伶大都为奴隶
汉魏百戏百戏是歌舞杂剧的融合观众区拍起
隋唐歌舞歌台:舞台:乐棚神庙广场表演区拍起
宋元杂剧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神庙广场瓦舍勾栏表演台加屋顶:出现固定的演出场所
明清南戏、京剧、各种地方戏增加伴奏区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馆前台加宽,后台加大


指出上表中反映的中国古代戏剧发展趋势的三个方面,并加以说明。
2019-08-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2019-06-26更新 | 430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角度矛头
政治层面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
思想层面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
个人层面批判孔予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
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
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
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
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的情况,高考录取率的提高
时间1977年1979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4.65772.3

A.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B.满足了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C.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促进了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革新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赛先生
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向前进;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7 . 下表是有关茶道的诠释,这反映了当时
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
待客时表现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浓茶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礼
饮茶时表现为“饮罢茶敬方深知,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

A.饮茶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B.市民阶层的饮茶文化
C.道家养生理念的盛行
D.儒家思想渗入社会生活
8 . 下表为明清思想家的一些主张。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李贽《焚书》
“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王夫之《读通鉴论》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
“破国亡家,流毒无穷,孰为之而孰主之?非君其谁乎!”唐甄《潜书远谏》

表中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要求
B.都提出了实行仁政的主张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7年我国已恢复高考四十年。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据此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A.短时期实现全民普及
B.录取率与经济发展相悖
C.录取率持续大幅增加
D.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些不间的历史叙述反映出
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
“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
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
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侯外庐(1903—1987)
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岛田虔次(1917—2000)

A.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2019-06-28更新 | 430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