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下列关于四大发明向外传播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最早
B.指南针经由陆路传到阿拉伯
C.都是经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
D.是欧洲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某学者曾这样评价宋代的一位词人:“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这位词人最有可能是(       
A.苏轼B.辛弃疾C.柳永D.李清照

3 .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著作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像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黄宗羲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虑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主,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并列举其代表作一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政治主张的理论地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黄宗羲和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

2018-07-22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92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了右图所示的四个城市,并在视察途中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视察路线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③②①
5 .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后世之民,皆守株之类矣。”提出与此观点相类似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B.王夫之C.顾炎武D.黄宗羲
6 . 某思想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规划了下图所示的政治体制。该思想家的主要著作是
A.《政府论》
B.《论法的精神》
C.《哲学通信》
D.《社会契约论》
7 . 16、17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出自基督教《圣经》的内容仍然占据文艺复兴艺术的绝大部分版面。然而此时……在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为代表的鼎盛艺术创作中,基督教的信仰内容决定性地从象征符号变成现实摹写,圣像神龛与古典艺术、自然山水、人类身体等并列同观,都是美的欣赏对象。所谓圣像不过名称而已。

——摘编自刘新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信仰与财富转移》

材料二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

——均引自《明夷待访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特点,并结合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修造对其进行阐释。
(2)黄宗羲的思想广受关注,有以下两种观点可供讨论:①“其所论之民本思想实上继孟子‘贵民’之绝学,下开梁启超、孙中山诸先生民治思想之先河”。②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在“咨议机构”“立法主体”两方面与近代西方民主理论有着根本区别。你同意哪种观点?若同意①请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予以说明。若同意②请结合材料二进行论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称:“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而非保守的……三、进取而非退隐的……四、世界而非锁国的……五、实利而非虚文的……六、科学而非想象的。”上述言论意在
A.强调新青年关乎国家兴亡
B.提倡向西方学习抵抗外来侵略
C.厘清新青年的六大特征
D.抨击并全面否定传统儒家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19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出大字标题的文章“光在天上全都歪斜!”这篇文章旨在报导
A.电灯的发明B.狭义相对论
C.广义相对论D.光电效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一主张
A.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B.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
C.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D.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018-03-12更新 | 478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