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论语·为政》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一言论
A.反映了儒家思想顽固保守B.揭示了人类会发展规律
C.强调了改革周礼的必要性D.体现了孔子克已复礼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记载,东汉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虎、鹿、熊、猿、鸟)之戏”,广为流传、深得人民喜爱。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中医理论博大精深B.五禽之法华佗独创
C.运动养生源远流长D.道家思想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中国经济史考证》记载:在唐代关于湖南地区,诗人齐己有“忽觉早禾香”的诗句;周贺也在杨柳秋思时节感慨“楚田仍割禾”;诗人元稹在岁末霜雪之时,还在岳阳看到“珠稻欲垂新”。这反映
A.关注农村生活是唐诗的主要内容B.我国在唐代出现经济中心南移迹象
C.湖南农业发展到一年三熟制阶段D.湖南水稻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
4 . 《法苑珠林》是唐释道世撰佛教类书,概述佛教之思想、术语、法数,博引诸经、律、论、纪、传等。据记载,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些做法的影响是(   
A.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显示了弘扬道法的功德D.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材料一   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保证嫡长子的纯洁性,周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周礼》记载:“王者立后、三夫人、九缤、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西周礼制还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男女未成年不得成婚。《礼记·曲礼》记载:“男女无媒不交。”西周婚姻的成立,程序上必须符合“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完成六礼后,婚姻关系才算成立。

材料二   汉代统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和礼的调整作用,注重引礼入法。汉代不仅遵循一夫一妻制度,还强调和倡导女子从一而终。其中,汉代的“三纲五常”是伦理道德准则,也是立法的最高原则,其中“夫为妻纲”为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地位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妻子必须遵循丈夫的想法和决定,以丈夫为尊。在结婚要件中,汉代遵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和“六礼”;汉朝从人性出发,认为男女年龄太小做父母是不理性的,鼓励晚婚。

材料三   唐代,由于当时社会风气开化,社会理念开放,以及受到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唐代的礼俗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变化。例如:离婚比较自由;妇女地位较高。在婚姻成立上,《唐律疏议·户婚》记载“为婚之法,必有行媒”,说明“媒约”的介绍是唐代婚姻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唐律首次提出了同姓不婚、亲属不婚、良贱禁婚以及宗教民族等一系列结婚的禁止性条件。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婚姻制度和西周婚姻制度的异同,结合所学分析汉代婚姻制度注重“引礼入法”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概括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薛福成是江苏无锡人。幼受“经世致用”之学的影响,成为洋务思想的信奉者和鼓吹者。随着对西方社会接触的加深,薛福成转向为早期维新派。《出使四国日记》是他1890年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时所著之书。

“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事咨报。数年以后,各国事机,中国人员可以洞悉,不至漫无把握。”“欧洲立国以商务为本,富国强兵全借于商,而尤推英国为巨擘。”“(私营企业)众志齐,章程密,禁约严,筹画精。”“西洋各国,陆军以德国为最胜,水师以英国为最精.”“凡男女八岁以上不入学堂者,罪其父母……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西洋各邦立国规模,以议院为最良……(1265年)英廷始令都邑公举贤能,入下议院议事,而上议院之权渐替……上议院人无常额,多寡之数因时损益……(近年来)而下议院之人,皆由民举。举之之数,视地之大小,民之众寡。“子女年满二十一岁,即谓有自主之权,婚嫁不请命于父毋,子既娶妇,与父母别居最财,甚者不相闻问。”

——摘自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提取上述不少于四则的材料信息,说明对研究19世纪末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1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据此可知
A.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B.史论的更新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
C.文献记载需经甲骨文的印证才可信D.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是一些先秦历史文献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当时
文献内容
《左传》鲁国大臣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不援,哀哉”
《管子》齐国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左传》虢国的史官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德B.已出现民本思想
C.执政为民已成共识D.普遍推行德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根据《汉书》记载,张汤、桑弘羊等法家人物也受到重用。这体现了汉朝
A.思想统一不足以巩固政权B.儒家思想在实践中名存实亡
C.兼采百家之长的治国理念D.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中国古代医学名著中有关“茶"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最早记述茶的书籍B.茶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和饮料功能
C.汉末社会动荡促成对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D.茶叶对我国古代医学产生重大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