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论及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礼治”思想,有学者指出:“(其)殆即表现此过渡时期之趋势,故言礼而不为纯儒,近法而终不入申(申不害)商(商鞅)之堂室也。”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礼治”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①孔子曾将其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②体现了荀子“礼法并重”的理念
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董仲舒的思想
④朱熹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理学体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毛泽东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在(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新民主主义论》
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十大关系》
2022-04-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1916年)中感慨:“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他旨在强调()
A.世界知识是富国强兵的策略B.新文化运动照搬了康、梁思想
C.维新变法运动促进思想启蒙D.中国思想近代化开始于康、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某政治家提出:“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下列观点与此说法相同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赴火蹈刃,自苦为极
C.大学之道,在明明德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文明交往是一个双向的或多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各个文明之间既相互冲突、相互抗争,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路德之前,德意志地区的教民其实读不到《圣经》,他们对基督教的理解来自牧师的表述,而牧师的理解来自主教,主教的理解又来自教区红衣主教(也被为枢机主教),当然,最后均来自梵蒂冈教皇的解释。而教皇的解释在每一个传播的节点都会被各级神职人员根据自己的利益进一步曲解。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白话文,并通过印刷术传播,让德意志地区的农民也可以读到,这样教皇和各级神职人员再也无法控制和曲解信息,这最终动摇了梵蒂冈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帮助欧洲走向理性的时代。

——引自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材料二1919年底,当英国国王发布公告,宣布实行《改革法案》时,甘地依然建议国大党对此表示欢迎,并且以一种真正的合作精神进行新的立宪尝试。……但甘地对英帝国的信任一直遵到破坏。他发现,英国政府没有设法弥补在旁遮普地区犯下的错误,反而设法遮掩官员所犯下的罪行。……这些发现沉重打击了甘地的信念。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英国的统治总体上是一种有益的机制,但现在他发现,这其实是一副既邪恶又潮讽的面容。面对这样一种“撒旦式的”统治,每一个印度人都有责任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摘编自【印】克里希纳·克里帕拉尼著《甘地传》

材料三文明交往的全球化阶段,与以往人的关系的血缘、地域的不同之处,表面上看,是交往范围的空前扩大,地球变为“村庄”;实质上在于交往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新的方式,在民族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些新的联系。商品世界、政治世界、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互相交叉,推动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新结合,并以本土化的形式,绘制着体现传统性底色的千姿有态的民族国家现代化图景。

——摘编自彭树智《论人类的文明文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新教与旧教相比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对“英国的统治”的态度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结合所学,分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现在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的条件。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谈谈你认为人类文明交往中应奉行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22年春晚,脱胎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下图)的舞剧《只此青绿》一骑绝尘,成为春晚最热的节目之一。《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18岁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下列对此画认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此时最终成熟B.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D.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幕写
2022-04-07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用相当大篇幅介绍牛顿学说,并且认为,“对于法国人而言。《哲学通信)是他们了解牛顿的入门书。”“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我感谢他独自发现和证明宇宙的真实体系。”对此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伏尔泰曾师从牛顿学习经典力学
B.《哲学通信》是一本纯粹的科普著作
C.牛顿的科学成就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D.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他们到各个地方教学,从这种流浪中获得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最早触及了批判思想。他们这种带有些许国际性的身份,使得他们脱离了城邦的约束范围,也让他们发现了个人主义,他们客观上促进了观念的交流,可能也正是这种促进交流的工作使得柏拉图将他们的职业看做是追求商业和金钱。”“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梭伦B.伯里克利C.普罗塔戈拉D.塞内卡
2022-04-06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一部传记作品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作品是(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根基与西方文化的洗礼
第二章   甲午战败的刺激与思想启蒙
第三章   在政治变革的激流中
第四章   近代中国第一译手
第五章   实业救国的思想与实践
A.《李鸿章传》B.《康有为传》C.《盗火者:严复传》D.《张謇传:状元大实业家》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摘编自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世界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的粮食增产道路有哪些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