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年5月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从而减轻法国对工业复兴的西德的担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

——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衰落”和“成功”的历史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进程对当今世界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新场景全球治理在“制度和知识范式”上人类需要坚持的旧传统和新突破。
今日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校阶段性考试(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百年变局的到来,与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风云变幻密切相关,与大国兴衰、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密切相关,与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催生的西方蜕变密切相关,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塑世界密切相关。面对世界大变局,各主要力量加紧内外战略调整,抢占战略制高点,力 争在博弈中占据优势,导致国际形势加速深刻演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国际多边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遭到挑战。世界面临单边与多边、对抗与对话、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十字路口。

——摘编自门洪华《中国战略十二讲》

根据材料,结合冷战结束后相关史实,围绕“选择”,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但是政治制度还是一朝一朝延续下来。……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其体系之完整,规范之详密,制度之完备,均居于同时期世界的前列。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

材料二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命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审势》

材料三   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丰富庞杂,是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智慧结晶。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为国家治理贡献了自己的治国智慧。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依据时代变迁和社会特点,选取适合自身的治国理念,这些治国理念承袭发展、相互借鉴,极大地丰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摘编自杜俊杰《论古代中国社会的治国理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汉朝的相关史实,指出中国古代“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郡守”的含义,并概述北宋为实现“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命于上”而采取的相关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发展的特点,并以“大一统”为例,简析古代治国理念的不断发展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2024-06-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4 . 在中国古都学界,有资格被认定为“大古都”的城市必须是我国历史上正统或主流王朝或政权的都城,且建都时间不能太短。同时,失去都城地位后仍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持续发展,至今保有较大规模的都城遗址或者标志性文化遗产。下图为“中国大古都城址面积示意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大古都城址面积总体呈现扩大趋势
B.都城规模扩大的第一个高峰期是秦汉时期
C.定都关中和北京的王朝多呈拓展态势
D.以黄河为轴线东西向移动是前期大古都迁移的大致方向
2024-06-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中世纪的西欧土地往往凝聚着封君与封臣多层次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土地的支配权受到封臣的制约,封臣对土地的支配权受到封君的制约,这致使土地买卖、转让受到严重限制。上述状况(       
A.推动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B.维持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
C.导致封建庄园经济不断发展壮大D.有利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由于世界经济大恐慌的爆发,中国进入了经济萧条时期,随即美国的购银政策更进一步造成了金融恐慌,国民政府对外求援,但因英、美、日三国的冲突而受阻。白银出口征税与改组中国、交通二行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情形日益恶化,面临财政危机的国民政府,最后不得不实施改革,关于这一时期的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B.铸造银元以之为法定货币
C.国民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D.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
7 . 据史书记载,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黎贯言:“国初夏秋二税,麦四百七十馀万石今少九万;米二千四百七十馀万石,今少二百五十馀万。……请核祖宗赋额及经费多寡之数,一一区画,则知赋入有限,而浮费不容不节矣。”于是户部议:“令天下官吏考满迁秩,必严核任内租税,徵解足数,方许给由交代……。”帝纳之。由此可知(     
A.明朝对外地官员的考察转移至户部B.考满的对象是外地官员
C.自然灾害使明朝赋税收入大大减少D.明初赋税征收米麦实物
2024-06-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8 . 对于统治一个在语言上或文化上几乎毫无共同性的巨大领土而言,建立基础组织和纪律是必要的。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认识到,他不再仅仅是一位马其顿国王,只有学习像波斯那样的统治模式才适合他的巨大帝国。为此,亚历山大(     
A.有意戴上传统的法老王冠B.使波斯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
C.推行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D.推动西亚、北非文明首次统一
2024-06-02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有关费用由地方和国家通过税收承担。由此,法国确立了初等教育改革的三原则:义务、免费、世俗化。为了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在推行教育世俗化改革的过程中,费里还努力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规定只有获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执掌教羧。与此同时,费里政府还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

——改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我(戴高乐)的计划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的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苏联)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每个阶段都要和总的趋势合拍……。”1963年苏美英签订部分核禁试条约后,戴高乐不顾美国的阻挠和反对,即派代表赴华谈判法中建交事宜。1964年1月,毛泽东向来访的法国议员代表团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在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一是反对大国欺侮我们。不管资本主义大国也好,社会主义大国也好,谁要控制我们,反对我们,我们是不允许的。二是使两国在商业上文化上互相往来。经过谈判,中法两国政府于1964年1月27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程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二战后,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面对满目疮痍的法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戴高乐政府选择了一条与西德自由经济政策不同的道路。1944年,成立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组织。1945年,规定法国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移交给国家,对金融行业也实施了国有化。1946年底,法国政府在企业的股权已经超过了一半,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的比重高迭90%,在金融领域的比重接近50%。“国有化”形成了规模优势,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当时,法国重点发展的汽车、航空、通讯、原子能等产业,都是国有企业唱主角,它们的规模和实力,在国际上都居领先地位。……为了减少原资本家的损失和安抚资本家的心理,法国政府规定给予国有化企业原资本家补偿金,并将企业管理权交给资本家。

——摘编自唐逸如《国际金融报》(2015年08月24日第22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教育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列举近代西方大学教育的发展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法建交的历史意义,并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相关史实说明战后国际政治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就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2024-06-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古波斯文献记载,   “马都克(两河流域守护神)命令居鲁士(波斯帝国君主)前往巴比伦,让他走在通往巴比伦的路上。马都克就如他的朋友那样,伴随在他身边”,“没有战争,没有争斗,马都克让他进入自己的城市巴比伦……马都克把巴比伦交给居鲁士大帝”。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波斯帝国(       
A.对希腊化文化采取包容态度B.承袭了西亚的君主专制制度
C.形成了教权与王权并立局面D.因袭征服区文化以维系人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