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91项。其中,跨区域协定共292项,占比约为49*。全球出现众多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的“双重身份”国家。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弱化国家的主权意识B.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构建
C.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如表可知,这些主张(     
时间人物身份主张
20世纪50年代列翁·达玛法属圭亚那议员提出暴力反抗法国的文化同化
1955年塞泽尔法属马提尼克出身的黑人诗人强调恢复非洲传统文明,并用“诡计多端”“垂死”等词语形容西方文明
20世纪60年代桑戈尔塞内加尔开国总统在保留非洲特性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多元文化的、多种族的社会,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区域文明
A.构建了多元的移民文化B.反思了殖民主义
C.复原了非洲的传统文明D.体现了民主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51年共同安全法》,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把对欧洲的援助由支持民用生产转向集中用于支持国防生产。这一变化深层次的影响是(     
A.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提高了西欧自身国防力量
C.推动了北约军事组织建立D.引发了苏联更激烈的对抗
2024-05-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恩格斯曾指出:“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恩格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拜占庭文化(     
A.打下了近代欧洲文明的底色B.迎合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诉求
C.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互鉴D.助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景祐元年(1034年)十一月甲辰,宋仁宗诏曰:“京旧城内侵街民舍在表柱外者,皆毁撤之,遣入内押班岑守素,与开封府一员专其事”。《宋刑统·侵巷街阡陌》中也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到1079年,政府又开始陆续征收“侵街钱”“侵河钱”等。上述举措反映了,当时(     
A.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弛B.市坊制度瓦解的趋势
C.经济立法体系的完备D.世俗门第观念的淡化
2024-05-16更新 | 29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辽朝契丹人认为自己直承汉唐谱系,“尽致周、秦、两汉、隋、唐文物之遗馀而居有之”;而后金人灭辽时宣扬:“契丹国主失道,民坠涂炭。”这些都旨在(     
A.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B.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C.适应民族交融的趋势D.继承前代文化传统
2024-05-1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1916年4月,《申报》在时事评论中写道:“云南独立时,(各省将军)自告奋勇(拥护中央)者甚多;贵州独立,则已渐少;广西独立……而告愤忠者竟无其人。”这反映了(     
A.清王朝已土崩瓦解B.变更国体不得人心
C.地方军阀各自为政D.民众支持护国战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Ⅰ欧美地区Ⅱ亚非拉地区
A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E协定关税
掠夺工矿利权
B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F轮船招商局
京张铁路
C英国议会改革
美国内战
G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D①____
②____
H③____
④____

(1)如表中Ⅰ和Ⅱ栏的内容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另选恰当角度,完成表格填空并指出各自选取的角度。
(2)从已完成的表格Ⅰ和Ⅱ栏中各选取一组信息,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并介绍马克思的是梁启超,但他并不赞成社会主义。孙中山和他的追随者在辛亥革命前后积极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但在当时与广大民众没有关联,更没有发展成实际的运动。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共34次。1917年,陈独秀答复读者来信,他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104次;19191922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出现达1188次。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连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追随陈独秀、李大钊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们,更是在不同的场合以各种方式热烈地探讨社会主义问题。19208月,蔡和森致信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社会主义必要之方法: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毛泽东表示深切的赞同,认为“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从这些书信来往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对新青年们的吸引力,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探索与选择。

——摘编自李维武《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9年前后中国社会主义传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青年们”选择社会主义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本纪”是为帝王作传。司马迁作《史记》时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并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司马迁的这一做法(     
A.创新了史籍撰写的体裁B.助推了外戚专权的形成
C.为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D.体现了“以实正名”精神
2024-05-11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