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的武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庄子·养生丰》中,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下列主张与此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不期修古,心外无理”
B.“民之难治,以其卜之有为,是以难治”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之通义也”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2016-11-2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芜湖一中人教版高中历史复习检测: 必修三综合测试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6 . “到明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这次思潮的局限性,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
B.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C.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D.批判了先秦儒学的消极因素,但实质上又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大害”者的人物是
A.董仲舒
B.顾炎武
C.黄宗羲
D.朱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以下思想观点与之相近的是
①“万物始于水”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2015-11-09更新 | 266次组卷 | 24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