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乏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他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什么主张?它对封建社会有何影响?

材料三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该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2017-09-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D.提倡实践和博学的重要性
2017-09-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黄宗羲曾对朱熹有这样的论述:“假其名以欺世。……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蒙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据此判断,黄宗羲主张
A.君臣平等
B.经世致用
C.“循天下之公”
D.限制君权
2017-09-1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
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
B.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
C.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
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
2017-09-15更新 | 347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认为李贽悲剧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吏治的腐败黑暗
C.腐朽的专制制度
D.自由思想被禁锢
6 . 黄宗羲提出:“盏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2017-02-24更新 | 538次组卷 | 3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都穆(明)《听雨纪谈》、黄宗羲(清)《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近代学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先后出现了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这反映了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的学风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2017-09-16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三者缺一,则人莫能生也。”中国古代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2016-11-27更新 | 12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的论述最有可能发表于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