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9 道试题
1 . 宗教改革:背景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____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022-10-0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文艺复兴:成果
时间地点领域代表人物成就特点
____
____
文学三杰但丁____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____
____《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15世纪
意大利
美术三杰____《最后的晚餐》
____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____,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____
16世纪文学____《哈姆雷特》
《李尔王》
充分体现____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2022-10-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文艺复兴:背景
(1)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____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文化因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____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____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因素:聚集新思想的____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2022-10-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文艺复兴:含义:文艺复兴是____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____”。
2022-10-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2讲从文艺复兴到科学理性时代-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史料二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史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史料一、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什么特点?
(2)根据史料三,指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2022-10-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_______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022-10-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2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
(1)背景
①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③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吏治腐败。
④“西学东渐”带来先进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____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_____进行了批判;倡导“_____”。
2022-10-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两汉的文化: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____,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____的基础。东汉时的____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晚期医学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____,完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____的基础。
2022-10-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德治与法治之争:背景:东周时期,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而以儒家的____思想与法家的____思想影响最大。
2022-10-0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政治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____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思想文化____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
重要派别儒家孟子:人性善,孟子提倡____,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____思想的光辉;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荀子:人性____,主张隆礼重法;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以____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邹衍:五行间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相生相胜”,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墨子:节俭、________、“尚贤”
法家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____
影响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____运动
不仅为新兴的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2022-10-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