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1 . 以下科技成就(     
时间主要成就影响
1964年6月我国中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导弹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打破了超级大国核武器垄断
1966年10月我国安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试爆成功我国开始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说明我国科技已经领先世界B.体现了我国国防科技的突破
C.反映了经济对科技的影响力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直接指导
2022-07-23更新 | 744次组卷 | 9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2 . 当代学者发现欧盟中如希腊、意大利这类传统天主教国家财政都困难,德国、荷兰这类新(基督)教国家则收支良好。以下主张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教强调(     
A.民主教会、因信称义B.教随国定、民族教会
C.裁判异端、没收财产D.廉俭教会、先定选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年中国”

材料   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1919年,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为宗旨﹐创办了《少年中国》作为会刊。会员并无统一的信仰。恽代英提出“联合世界革命势力(苏俄,各弱小民族革命党,各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工人为本身利益而奋斗的觉悟,且与国内各阶级反帝国主义的力量合作,以求得到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胡适根据实验主义,强调讨论“少年中国”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王光祈倾向无政府主义,设计了集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之大成的“菜园新村”的构想。

——据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


谈谈你对“少年中国”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6-07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06-04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5 . 2020年1月底,中国国家图书馆宣布,全国乃至全球读者都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享受其丰富的资源和服务。为顺应数字阅读发展趋势,国家图书馆推出音频、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以大量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助力大众在线学习各类文化知识。这反映出
A.科技的发展助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B.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
C.国家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力度加大
D.大众参与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
2022-04-30更新 | 464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2022-03-28更新 | 29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44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3-期中检测卷(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董仲舒将“五经”的经义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根据犯罪者的犯罪动机来进行断罪。董仲舒所著《春秋决狱》记载:有个女子的丈夫坐船时不幸淹死海中,无法找到尸体安葬。按照法律,丈夫没有埋葬前,女子不能改嫁,否则处死。但是四个月后,父母命该女子改嫁。如何处置该女子,董仲舒的观点最有可能是
A.该女子应死罪B.该女子与父母同罪
C.该女子应免罪D.该女子免死但有罪
2022-03-20更新 | 158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10 . 伏尔泰根据元杂剧改编的《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在言语间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各种弊端。他们研究中国的共同目的是
A.促进对中国文化的全面了解B.为各自的思想寻找依据和佐证
C.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D.探寻推翻法国君主统治的对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