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5次组卷 | 154卷引用: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分封制形成等级森严的礼序,决定了人们之间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的频频发生,促进了孔子“克己复礼”、老子“小国寡民”主张的提出。先秦诸子的这种情绪主要反映了
A.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后
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D.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材料意在说明明清之际的活跃儒家思想
A.未跳出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是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产物D.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感
4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20世纪西方哲学思潮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理性思考、理性反映的话,那么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就是对社会变化所作出的感情反映,它是现代人被压抑的思想情感的爆发。”这说明20世纪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变化是
A.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B.西方理性主义思潮面临严峻挑战
C.注重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D.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意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间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比如宋代有四大书院之称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他们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书院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官府的赐田和赐币以及民间捐输,也有部分来自书院自营收入。随着书院影响力的扩大,政府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的官学化色彩愈加严重,书院走出的学生主要还是参加科举,同治光绪年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已经与科举合为体的书院,也一并成为历史。

——摘编自刘河燕《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等

材料二   现代大学理念在历史上有三次重大转变:从英国模式到德国模式,再到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开启“博雅教育”的先河,始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两校均创建于中世纪),学生在大学要学习经典文科课程而非“有用”课程,因为大学是学习“做人”的地方。到了19世纪,德国开创了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研究型大学模式,与英国模式不同的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研究是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是为了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存储已有知识。早期的美国大学模式完全是按照英国模式建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美国大学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大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注重科学技术,不再是《耶鲁报告》中强调的经典课程了;第二,注重研究,不再只强调教学;第三,来自政府和私人的大量资金涌入大学。

——摘编自钱颖一《大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中国古代书院与近现代西方大学在育人理念上产生不同的原因。
2021-11-27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贵川桂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体现了西欧对理性和思想自由的新要求
B.促进西欧民族意识和增强民族国家发展
C.严重动摇了西欧对基督教的信仰根据
D.产生了否定西欧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B.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C.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D.设方镇以消除郡县制度的弊端
2021-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宋明理学中贯穿着某种“终极关怀”,某种在日常实践中逐渐完善自身,达到超越的理想境界的意向。理学重视人的修养,主张将格物所得到的物理,诠解为道德性的天理,知识与道德同一、善与美合一。这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为人的终极关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世俗的、美学的道路。据此可知,宋明理学(     
A.具有一定的理性与人文价值B.倡导民众抒发个人内在感情
C.注重提升个人修养D.强调积累更多知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段歌词描绘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舞蹈艺术D.书法艺术
10 . 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说“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这主要说明
A.分封制崩坏违背了历史进步B.战国时期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C.各家在治国思想上大同小异D.民本思想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