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 .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重视现实世界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2022-11-27更新 | 4813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儒术之兴,实不自武帝始矣”。他认为汉代自开国之始,儒学即逐渐发展,文帝、景帝时均有重儒行为,因而认为汉代“儒术之兴,乃事势所必至,汉武特适逢其会耳”。据此分析,该学者认为汉代儒学之兴的主要原因是(     
A.汉初治国思想的理念延续B.儒学复兴运动的有力推动
C.汉武帝以皇帝之力尊儒倡儒D.儒学迎合了汉现实政治需要
2022-1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下表所示是这一时期三位著名思想家的主张,①②③分别是(     
思想家思想主张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
“尚贤”的政治主张。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
生相胜”的理论。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学习的最高目标是
掌握礼。
A.孟子、邹衍、韩非B.孔子、老子、荀子
C.墨子、老子、韩非D.墨子、邹衍、荀子
4 . 17世纪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一经提出,就在欧洲知识界获得了广泛的响应,这被视为向迷信、悲观、愚昧和无知发表的决战告示。这主要是因为,该口号(     
A.顺应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思潮B.总结了启蒙运动的主要经验
C.消除了近代科学的发展障碍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     
A.证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C.为“学在民间”创造了条件D.推动两汉科技领先于世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2022-11-13更新 | 164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C卷)试题
8 . 下图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孝经图卷》。该作品反映了(     
A.儒家思想与艺术作品的融合B.贵族政治与等级秩序的统一
C.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汇
2022-11-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魏源的著述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他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本书是(     
A.《四洲志》B.《瀛寰志略》C.《海国图志》D.《天演论》
2022-11-09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会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总结了黄河流域旱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农书内容的丰富得益于(     
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逐步实现统一
2022-11-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