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维护儒家传统道德基础
B.主张采用西方的机器
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
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
2 . 《申报》于1876年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B.社会各阶层认同工业文明的优势
C.社会变化推动观念更新
D.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3 . “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里列宁评价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 . 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下列各项中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体现出继承关系的是
①“民族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权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节制资本”——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耕者有其田”——解放区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1年8月,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负责留美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和西式教育。1872年至1875年,清廷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9岁至15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说明
A.所学幼童多为官宦子弟
B.清廷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洋务派认同美国的制度
D.清廷实行教育救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近代国人曾描述世界时局:“以势较之,如中国已能自强,则可似汉、唐之驭匈奴、西域、吐蕃、回纥;若尚未能自强,则直如春秋战国之晋、楚、齐、秦鼎峙而相角。”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高涨
B.民族国家观念有了迅速发展
C.对世界的认知发生变化
D.传统外交观念无力应对现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6年,严复在《畴人》诗中说:“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所忧天演涂,争竟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据此诗可知,严复
A.抨击儒学阻碍了社会近代化
B.批判进化论在社会中的运用
C.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D.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8 . 当20世纪初,反满情绪已弥漫开来,所谓种姓革命已为人们所欢迎、了解的时候,孙中山则强调指出:“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这表明孙中山主张的民族主义
A.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
C.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反对盲目排外
9 . 卢梭曾说:“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终于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据此可知,卢梭
A.主张恢复原始的自然状态
B.反对法律对公民的约束
C.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D.反对私有制存在和发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