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A.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
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C.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
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
2 . 晚清时期,黄遵宪的诗不仅广泛展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还反映了新世界的奇异风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曾朴的《孽海花》大胆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章炳麟昀《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民族、民主革命。这反映了
A.民国政府推行言论自由政策
B.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近代国人民主意识日益提升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不断深化
3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客观原因是
A.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 某一著作被史地学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巨著”,该著作最可能是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海国图志》
D.《孔子改制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4年孙中山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这表明他主张
A.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
B.实行核定地价政策
C.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
D.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
A.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B.政府推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C.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2018-06-03更新 | 15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六单元练习题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发起时,其立意在通过救人来救国;而1919年学生运动及其后续种种相关运动,则转为先救国后救人了。这种转变表明
A.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B.社会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十月革命影响扩大
9 . 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
C.普及了无神论
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2018-05-07更新 | 551次组卷 | 2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第八单元测试
10 . 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这一变化表明
A.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
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
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