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相似的是
A.王阳明
B.朱熹
C.苏格拉底
D.伏尔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先秦诸子研究概要》中写道:“在(百家)争鸣中,儒与墨、儒与法、儒与道之间,固然是互相对立,但又互相摄取。……后来封建社会中的儒法合流,也是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互相对立、互相吸取的过程中形成的。”下列哪种观点没有吸收他人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有教无类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019-06-08更新 | 14927次组卷 | 208卷引用:课时4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在古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
A.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
B.加强君主专制的策略
C.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
D.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牌头中学高一(15)班学生自创班级节目,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18年9月23日是第一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墨子是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下列思想中,最能体现对农业重视、利于农业生产的是
A.兼爱
B.非攻
C.尚贤
D.节葬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孟思想的特点在于“道中庸”,在伦理道德领域见长,而老庄思想的特点和优势则在于“极高明”之哲学领域。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儒道两家
A.互相吸纳融合
B.具有优劣之分
C.展开思想争鸣
D.具有不同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朱熹在《小学》中指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法。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他主张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存天理、灭人欲
D.循序渐进求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大儒张载说:“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可忧者”,他认为“政术”应当吻合或遵从“道学”的普遍原则,这一思想得到当时许多士大夫的认同。这一思想
A.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
B.有利于对皇权的制约
C.推动法家和儒家思想合流
D.是理学形成的标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