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2019-01-30更新 | 2375次组卷 | 9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图中人物正在苹果树下思考的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后来,这位人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写成了科学巨著
A.《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的这段谈话
A.是邓小平理论发端的标志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D.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2019-01-28更新 | 150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中国有思想家认为西方之所以胜于中国,不仅在器械,更在于政教制度,“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由此可见,他主张
A.中体西用
B.固守传统
C.维新变法
D.全盘西化
6 .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封建制度逐步发展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2018-10-19更新 | 305次组卷 | 6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下列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
B.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
D.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8 .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2018-09-06更新 | 91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一个沉重的责任——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
A.体现个人主义倾向B.深刻批判了民主政治
C.忽略了道德的作用D.强调人应具理性思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018-01-25更新 | 102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