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提倡节俭,主张“兼爱”B.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 ”
C.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2023-01-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西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  )
①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②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③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④雪莱的《西风颂》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1-02-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77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批评“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
A.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解放B.文革的错误得到了彻底纠正
C.拨乱反正引起了思想上的争论D.教育领域里完成了观念变革
2021-02-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郑观应主张与西方国家要进行:洋布战:发展中国新式棉纺业、抵制进口洋纱、洋布;诸用物战:东西法制造各种日用品;……洋钱战:中国自行铸金、银币、以抵制在中国境内流通的洋钱。郑观应的这些主张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C.首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禁诛于私家······”

——《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

材料二“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故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子·有度第六》


(1)依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主张。结合所学分析韩非子提出这种主张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中国法的产生过程表明,它是从氏族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的,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社会的一种力量。……由于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为宗法制度的推行和宗法思想的流行,提供了丰润而厚实的土壤。宗族—宗法制度与国家制度紧密地揉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国的传统观念并不排斥法。孔子倡导“礼治”,但也讲“齐之以刑”,“宽猛相济”。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王朝都公布有“法典”,也曾出现过许多执法严明的官吏。但在人们的意识中,法不过是一种作用有限的工具。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宗法社会中,商品经济不发达,专制主义统治和人身依附关系长期存在,人们的法权观念极为淡薄,法律关系也比较单纯,民事法律关系很不发达,民事纠纷的调整以道德伦理为尚,强调调解;“重德轻刑,重义轻利”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又一特点。

——摘编自游绍尹《试论中国法的产生规律》


(2)依据上述材料,从法律文化特点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6 . 启蒙运动同文艺复兴相比,其“显著的特性”是
A.以人的感觉为评价标准B.从人性的角度认识世界
C.主张宗教信仰上的自由D.构建未来社会政治蓝图
2020-09-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和图4对待旧文化的态度相同B.图2是图1反映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图2和图3分别代表了反动和进步D.四幅图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2020-09-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8 . 英国诗人拜伦在《恰尔德·哈罗德》中,充满激情地呼唤:“美丽的希腊,一度灿烂的凄凉遗迹!你消失了,然而不朽;倾倒了,然而伟大!”古希腊的“不朽”与“伟大”的主要是指
A.丰厚的人文主义精神B.城邦居民的平等权利
C.公民大会的各项决策D.民主政治的完美形式
2020-09-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9 . 从1966年铺天盖地的“毛主席万岁!”到1984年悄然出现的“小平你好!。”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个人崇拜现象存在B.民众对领袖顶礼膜拜
C.人们思想逐步解放D.极“左”思潮依然残存
2020-09-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10 . 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