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二者对于儒家的态度不同,但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A.削弱王国实力B.加强思想控制C.实现经济统一D.消除匈奴威胁
2024-03-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梁启超事迹展
序号时间梁启超事迹(部分)
18954 月,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8 月,协助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开展变法运动的宣传组织工作
1896与汪康年、黄遵宪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政论性文章,呼吁变法图强
18983 月,与康有为一起在北京建立保国会。6 月,参与百日维新
1898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2 月,在横滨创办《清议报》,又著成《光绪圣德记》和《戊戌政变记》等,猛烈攻击清政府及慈禧太后,盛赞光绪帝
19022 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广泛介绍欧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批判封建主义,揭露清王朝的黑暗
1904死守保皇、君主立宪的主张,亲自出马与革命派展开大论战
1906在东京成立政闻社,为清朝的立宪呐喊助威
19128 月,成为民主党的领袖,企图在袁世凯政权下推行政党政治
1913担任进步党理事。915 日,进步党人熊希龄组织“第一流人才内阁”,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斥责袁世凯称帝。后又与蔡锷联合,共同发起了护国运动
班里准备举行梁启超事迹展,依据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人物事迹展览首先要有前言,前言主要说明举办展览的目的。请简要写出本展览的前言。
(2)本展览要分3段进行展示。请将材料中梁启超事迹分段,每段拟定一个主题,并写出该段所包括的事迹序号。
(3)人物事迹展览要有结束语,主要内容是对所展览的人物进行评价。请写出评价梁启超的设计思路。
2023-01-12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C.平等思潮影响广泛D.封建伦理受到冲击
2023-01-12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成就的表述,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出现②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病情
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正施治的原则④《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2023-01-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是(     
A.无为而治B.主张“致良知”
C.反对礼教D.抨击君主专制
2023-01-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以下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叙述。其中②处表述的是(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①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当时②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这是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A.历史背景B.历史现象C.历史影响D.历史评价
2023-01-0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他所说的“理”在社会中应体现为(     
A.自然法则B.天人感应C.伦理纲常D.历史规律
2022-12-05更新 | 4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下图)。该日记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
B.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
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2022-01-21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中国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
2021-08-10更新 | 187次组卷 | 7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展示的是1915年在上海出版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第1页刊载的文章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该刊物

①宣传西方文化②寄希望于青年③倡导文学革命④针砭中国旧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