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歌剧艺术与中国社会
时间中国歌剧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以民主与科学为内容,以真善美为主题,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扬子江暴风雨》《军民进行曲》《台儿庄》等反对帝国主义的作品,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通俗易懂,适于流传,配合了救亡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许多著名音乐家从国外归来,一起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作品,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剧《原野》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成功演出,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歌剧上划时代的杰作。
阅读上述材料,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歌剧的发展演变。要: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2 . 唐代服饰宽衣大袖、色彩鲜艳,多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宋代服饰修长、纤细、淡雅朴素,向着“禁欲”的方向发展。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淡雅之风
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D.儒家思想的变化影响了审美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初沿元之制,尊奉程朱理学,一时间“家孔孟而户程朱”,理学在知识界完全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当时理学家的思想创新很少,一部分士大夫鉴于其弊,转而“别立宗旨”,“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是(     
A.陆九渊B.王阳明C.王夫之D.顾炎武
4 . 战国时期的"士"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发展的需要B.个人发展的需要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文主义

材料一   1415世纪的意大利比较分散,一些城邦商业发达得比较早,比如说像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等等,商业欣欣向荣,每个城邦都有它自己独自管理的方式,思想比较自由……所以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东西应该说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当然可以在希腊文化中找到根子。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历史学家观察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现代西方、现代欧洲,经济最发达、工商业最活跃的这些地区,恰恰都是新教徒占上风的地区。如果你绘两幅地图,一幅图标示出1617世纪,工商业最兴旺发达,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最快的这些区域;然后再绘一幅地图,标出新教徒在人口当中占了比较高的比例的地方,这两幅图基本上会是重叠的。

——彭刚《西方思想史导论》

材料三   17世纪是一个“科学思维”时代,到18世纪有了“产业革命”。那个时代人的自我感觉最好,在科学上,牛顿定律探索宇宙运行规律,人以为能够掌握宇宙;在社会上,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充满了信心;在观念上,法国大革命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逐渐被世人推崇。

——摘编自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


(1)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2)试从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其演变过程进行解析。
2021-01-28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A.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
B.1984年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中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
D.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7 . 中国近代有人提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无体是无德智也”。下列著作或杂志的宗旨与上述观点相同的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
C.《新学伪经考》D.《新青年》
2021-01-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代山水画文人意味更为浓郁,大批经由科举制进入仕途的世俗地主士大夫,在尽享荣华富贵之际,又竭力追求一种高雅、精致的精神生活。山水画便成为文人在尘世喧哗中寄托性灵、情感之所在。下列不属于宋代山水画兴盛的原因是
A.科举入仕的普及化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士大夫地位的提高D.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
2021-01-2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对应三民主义中的
A.民享、民治、民有B.民生、民族、民权
C.民有、民治、民享D.民族、民权、民生
2020-12-06更新 | 742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政治改革
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2020-02-04更新 | 161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