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9 道试题
1 . 明代同财生活在苏州的祝枝山和文徵明虽为好友,但二者书法风格迥异,祝枝山书法潇洒风流,文徵明的书法温润秀劲。这体现出明代书法
A.强调个性化创造B.世俗化趋势增强
C.开始形成士人群体D.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2021-09-3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
2022-07-06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市十八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3 .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4 . 2013年暑期以来,中国汉字拼写书法大赛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大热门,一时间重新认识和学习汉字成为一种时尚。大赛评委之一的于丹曾说中国汉字既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艺术,能够直接倾听的古代社会实录。于丹的言论主要针对的是汉字
A.书画同源的形成特点B.是唯一的象形文字
C.注重写实,表现朴素D.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
5 . 春秋时期,代表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围绕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而进行了思想交锋,儒、法两大思想流派旗鼓相当,应者云集,成为显学。材料反映出(     
A.春秋时期文化出现下移趋势B.儒法两派符合当时统治者需求
C.春秋时期诸子百家针锋相对D.儒学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21-10-25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清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道教地位上升B.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C.儒佛道出现融合的趋势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021-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广东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8 . 晋唐草书是中国草书史上的两座高峰。晋人王羲之创“今草”,运笔顺势疾行,有时一笔连写两三个字,一方面是突破了汉代“章草”的单字造型,形成“字群结构”,但另一方面,字画方圆变易,仍不逸出常轨,因此既遒美多姿,又易于辨识摹学,如其《初月帖》;唐人草书,首推“张颠”,传言张旭喜欢借助酒力在友人面前当众表演草书,个人情感得以充分表露,故而其字逸出常态,有如惊雷激电,气蒸烟合,如其《肚痛帖》。据此可知晋唐之际草书创作的演变呈现出

(东晋)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唐)张旭《肚痛帖》局部
A.创作题材生活化的趋势B.创作材料平民化的趋势
C.审美法度去标准化趋势D.情感演绎浪漫化的趋势
9 . 《系辞传》中的“天下--致面百虑,殊途而同归”与《中庸》里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
A.“百家争鸣”格局B.思想领域呈现融合统一趋势
C.“天下合归于儒”D.世间万物发展中的相生相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成书的《论语》《老子》谈及战争问题时只有只言片语;战国诸子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远远超过春秋诸子,如《墨子》一书,专门讨论战争问题的篇目就有《非攻》等十四篇之多。这反映出(  )
A.诸侯战争的社会影响扩大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春秋时期分封制得以巩固D.诸侯战争遭到民众普遍反对
2021-04-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