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9 道试题
1 . 金元著名医学家朱丹溪认为“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他以太极之理阐发医理,用太极阴阳、形气动静、五行之配、天地君臣作演绎类比,推理出人身之“火”,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这反映出金元时期的中医理论
A.受主流思想影响B.知识体系庞杂
C.渐呈迷信化趋势D.另辟发展蹊径
2 . 据粗略统计,文学著作“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作品以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罕见其匹的。这反映了
A.市民文学成为主流B.士大夫文学品味转变
C.文学的平民化趋势D.新的文学体裁的出现
3 . 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翻译和注解佛经的工作,不少僧人把佛教的思想比附儒、道,撰写了不少宣传中国伦理纲常的佛教经典。这一状况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提高了佛教的理论水平
C.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D.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混乱
2020-10-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基础上,给予了道德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无论是商鞅、管子还是韩非,其基本的治国方略,都可以被称作“刑主德辅”。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与法家具有融合的趋势B.法家思想取得完全胜利
C.德治与法治在实践上的调和D.德治与法治的密不可分
5 . 《新青年》第一卷的一篇译文中有论述:“军国主义为资本制度不可逃之结果”,“各国人民将联合反对今之资本主义,与其法制之血制度,而终也于自由社会主义之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社会文化焉,是殆可望之事者。”这则文字说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
A.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奋斗目标B.主张以武装斗争推翻现存的政府
C.预见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D.鼓励各国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
6 . 明代思想家李赞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观点
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料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列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解读
A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反映了智者学派的观点
B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C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阐述了生物进化原则

A.AB.BC.CD.D
2021-0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
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
9 . 日本学者数内清指出:“如果与欧洲的近代科学的发展相比较来研究的话,可以说在中国的文明中,工匠的传统比较强,而学者的传统比较弱。”这段话实际上解释了古代中国
A.科学成就落后的根源B.科学实用性强的原因
C.科学人才缺乏的现状D.科学出现近代化趋势
10 . 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将“饮酒至酣”注释为“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注释为“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学术思想适应时代转型B.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
C.科举改革影响书籍出版D.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2020-12-23更新 | 179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濉溪县2017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