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87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一幅画创作于1826年的油画。画家以丰富的激动人心的色彩,明暗对比的强烈效果和占据主要地位的希腊妇女那种紧张而又坚定的神情,表达了自己对土耳其侵略军的暴虐的抗议。这幅画(     



《米索伦基废墟上的希腊》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2024-03-1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西方绘画作品《鸽子与豌豆》,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A.以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B.注重内心“自我表现”
C.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辉煌瑰丽D.重视表现光色变幻
2024-03-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3 . 游侠多是“不轨于正义”者,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立传,肯定其言信行果、轻生尚义、不畏生死;班固在《汉书》中着重突出“游侠”无视国家法纪、暴力任杀,对其大加批判。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侠义精神不被世人认可B.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出现弱化
C.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D.阶级差异影响历史人物评价
4 . 《中国教育年鉴》显示:1983〜1985年,全国新增普通高等学校211所;1985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179万多人。这表明,此时中国(     
A.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强国B.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正常
C.教育环境有了显著改善D.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024-02-29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民主、科学与法制”
6 . 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     
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
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理宗时,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从祀孔庙;元朝仁宗时《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指定用书;明朝永乐年间,《五经四书性理大全》颁行天下。这反映出(     
A.宋明时期儒学思想日益繁荣B.理学左右了社会的文化生活
C.理学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2023-12-0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曾说:…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这种心理对不对。另一问题,总之这四十几年间思想的剧变,确为从前四千余年所未尝梦见。”由此可知,梁启超(     
A.为发动维新变法做舆论准备B.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为先进
C.对中西文化的关系进行反思D.旨在论证西学东渐使民众崇尚西学
2023-11-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三)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北魏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彩画漆屏风》。司马金龙是北逃的东晋皇族,并娶鲜卑公主为妻。下列描述符合该图主题的是(     
A.“大一统”政治的不断强化B.“双向互动”胡汉文化的互鉴
C.“衣冠南渡”民族融合加强D.“艺术繁荣”古代绘画的顶峰
2023-11-05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马克斯·韦伯说:“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实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新的社会伦理的本质是(     
A.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再生B.中世纪城市自治和市民阶层兴起的反映
C.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D.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