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任何一个人也无法摆脱“既定社会历史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当某一思想形态处于鼎盛巅峰期,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光大者;当某一思想形态开始走向没落走向衰退时,某些人或可成为某一思想形态的修正者、改良者乃至激烈的批判者。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民族处于兴衰存亡的关键时刻,某些人对传统思想形态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就显得尤为强烈。

——摘编自王杰《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来源》


依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19-07-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大事年表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主张“仿行西法以筹自强”。
1894年11月成立兴中会,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密谋广州起义。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被推举为总理,提出政治纲领。
1905年起先后组织惠州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但均遭失败。
1912年初就任临时大总统,提出“五族共和”。
1912年4月正式辞职。同时,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9月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筹划筑路事宜,但铁路计划未实施。
1913—1915年连续发起了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1917—1918年联合西南军阀,发动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运动。
1920年开始接受苏俄的帮助。
1924年1月提出新三民主义,并正式与共产党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924年11月为和平统一中国,应冯玉祥邀请,抱病北上。
1925年孙中山病逝于北京。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表提供了孙中山为振兴中华的探索历程,蕴含了关于民族复兴的诸多启示。从表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传统”,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之“统”体现着古往今来人类文化的根脉与连续性,同时又在“传”中必然地历经各种变迁与考验,并与不断成长的现代性在相互借鉴中表现自身和熔铸新生。

现代性就是社会不断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己相应的新传统。“传统”相对于“现代”才体现出自身作为传统的意义,“现代”是因为有相应的“传统”才显示出自身作为现代的蕴含。

——摘编自郑杭生《论“传统”的现代性变迁》


结合材料,围绕“传统与现代”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相关历史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形象

中国历史上的形象1.圣化:孟子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司马迁:“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认定孔子是最伟大的圣人。
2.正统化:汉代董仲舒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把孔子思想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强行统一天下人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
3.僵化:宋代理学家就努力把孔子改造成只知维护天理,极力遏止人欲的“僵化”形象。
4,维新化: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写成的作品。
5.丑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认为孔子的忠、孝观点是维护宗法专制制度,痛骂孔子为“盗丘”,带情绪化的言论色彩,使孔子形象受到严重“丑化”。
世界历史上的形象完人: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赞美孔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格言。

——据张荣明《孔子在中外历史上的十种形象》(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4-10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0-2021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我们只看见它变是不行的,必须知道它为什么变,和怎样变,推求变的原则,预测将来的趋向,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功用。中山先生盱衡中外,因时制宜,要造成独立自由、富强康乐的近代国家,乃发明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仅配合历史背景,适应世界潮流,且有它一贯的哲学依据:

主义精神解喻重点哲学背景历史背景近代国家特色世界思潮
民族自由民有文化内诸夏天地会反清运动国防民族化民族自决
民权平等民治政治民为贵明遗民经世学说组织民主化宪政运动
民生博爱民享经济患不均太平军共产制度产业民生化社会主义

——据萧一山《清代史纲》


提取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据此简要论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儒家思想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又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

——(日)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概括材料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准确)

2018-11-02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累积上,其中在人类物质文明的累积中,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的累积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都是思想解放先导作用的客观成果;而在人类精神文明的累积中,人类语言文字、伦理道德、社会风尚乃至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也直接导源和得益于思想解放的促动作用。可以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正是由于思想解放所导致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

——刘相等《人类思想解放史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以前的14个世纪里,中国对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和用以造福人类的技术方面远远胜过欧洲,可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发展起来呢?这一问题随后被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明清时期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探索,但至今仍然难以有定论。

——摘编自邵军鹕《从“李约瑟难题”到文化自信》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2019-01-30更新 | 4503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合肥市第168中学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