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国,在人心不在技艺”;“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清)大学士倭仁

材料二   “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当前世界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20年)

材料三   2015年,斯蒂芬·霍金警告称,在接下来的100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而早在2014年,霍金就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摘自互联网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都会对科技与国家民族的盛衰和人类的命运发出不同的声音。请选择上述任意一则材料,明确写出人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身份、时代背景理解或解释该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将其名为《天演论》…“自此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进化论思想从传入中国开始,就被浓重的政治色彩。加上19世纪来中国面临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使中国人越来越推崇进化思想,将之视为社会的普遍“公理”。梁启超在他的《自由书·豪杰之公脑》中就说"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来不可避之公例也。这种思想僵化了人们的思维,进化历史观的单向进步发展思维,也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赵静《“五四”前后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历史成果

1946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69年

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

1992年

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6年

信息产业提供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大约三分之一

2016年

中国互联同用户突破?亿大关,稳居世界第一。在互联网产业占GDP比重方面,中国则以6.4%的比重高居世界第一

2018年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一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据人教版教材等
2020-02-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焘使英开创了近代中国向外派遣公使的先例……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他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同僚目之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也有人连声叹息:“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好事者甚至编了付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


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5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7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西欧
作者著作成书时间作者著作成书时间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薄伽丘《十日谈》1353年
李贽《焚书》1590年伊拉斯漠《愚人颂》15世纪末
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602年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2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615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63年哈维《血液循环论》1628年
顾炎武《日知录》1670年伽利略《两大体系的对话》1632年
王夫之《读通鉴论》1692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19-11-01更新 | 606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7 . 材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勋章、奖章等军事证章,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争时期颁发勋章主要表彰指战员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功绩。建国后1955年人民解放军大授衔,授予朱德、彭德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2003年11月7日,为纪念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称号,并向他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在庆祝建国70周年之际,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8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以下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

申纪兰,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孙家栋,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等做出卓越贡献。

李延年,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

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黄旭华,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阅读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丛书书名

从“协和万邦”到“海内一统”—先秦的政治文明
黄土与青铜—先秦的物质文明
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恢宏与古朴—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物质文明
经世与玄思—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精神文明
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鼎盛与革新—隋唐至明中叶的精神文明
倾覆与再造—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传承与新变—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物质文明
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历史著作的书名往往可以勾勒出历史的发展面貌和基本线索。请在材料中任意选择一本著作,结合史实对其书名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还写出了将来社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和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先进阶级的要求,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思想所束缚的因素。

——摘编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


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明清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19-07-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净增长曲线(以50年为单位)

——出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


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