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自主创新技术简略名目

资料来源:整理自冯国超《中国文明史》,光明日报社,2003


材料二 纵观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发展状况,古代以自主创新为主,近代以模仿跟进为主,现代则根据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形势,在具体领域采用最有效的创新策略的同时,积极鼓励自主创新。

———杨帆、石金涛《中国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历程———追溯儒家伦理动因》


材料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建设科技强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 10月 18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分析其遥遥领先世
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为何由自主创新进入模仿创新阶段?请分别举出近代模仿创新和现代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各两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2018-03-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成就
14世纪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伐的风气。”历史上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镜子。列宁曾把列夫·托尔斯泰称作“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恩格斯也称赞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伟大的文艺作品不但深刻反映时代,也引导时代前进。《马赛曲》,《国际歌》的历史功用已为大家所公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鼓舞无数的革命者去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而英勇奋斗。这都是人所共见的。鲁迅曾经说,文学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张炯《牢记文学艺术的真谛》


根据材料概括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中国历史或者世界历史有关史实加以论述。(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18-02-2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含东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罗马法近代西方法治
理论基础古希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罗马人。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尽管中国学界论及罗马法的时候,经常强调其私法精神,给人罗马公法相对私法而言处于次要位置的印象。但事实上,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和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权利,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权利,受托于权利,衡量国家和政府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标准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否忠实履行了人们的委托,切实维护了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权力分配君主的意志是法律来源之一,君主是法外之人,本身不用服从法律西方近代法治的核心标志是有限权力,是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

——材料整理自罗洪洋《重新思考古罗马与近现代西方法治的关系》


上面是古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治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8-01-24更新 | 8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中国思想家意大利思想家
4世纪范缜的著作《神灭论》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原则,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指出人的神(精神)和形(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古罗马的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天主。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
13世纪朱熹认为: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朱子语类》载,“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托马斯·阿奎纳认为,自然的道德生活可以使人得到尘世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只有神性的德性生活,才能使人换得永恒的、真正的幸福:即来世的天国幸福
15、16世纪王阳明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马基雅维利认为,共和国不会像独裁君主那样限制人民的创造性和参与精神,因此共和国比君主国更能长治久安,更善于调动公民精神投入战争


上表是自古代到16世纪中国和意大利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7-12-06更新 | 301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中国出国留学情况一览表

时期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留学人数费用来源
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前苏联、东欧等29个国家和地区约10000余人公费为主
“文化大革命”时期49个国家和地区约1600余人公费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103个国家和地区约300多万人自费为主

——据《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


表格能够反映现代中国留学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7-12-22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不定的名称,这一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演变过程。

时期名称主要范围
汉武帝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
东汉西域所载范围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国
唐朝西域涵盖之前的西域增“西天”即印度
五代西洋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
明代西洋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
西方欧洲国家
晚清西方
西洋
专指欧洲国家
二战后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知识,围绕“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