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张世英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与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表明康德强调
A.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B.人权和神权的斗争永恒存在
C.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性D.理性思想高于天赋人权理论
2 . 弗兰克·萨克雷在他的《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道:“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摈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判断,启蒙思想
A.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B.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
C.否定了天主教会教义
D.开创了理性主义先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2020-06-25更新 | 12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年山西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四次四校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
C.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D.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2020-06-09更新 | 287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4世纪中期,黑死病流行造成了欧洲数千万人的死亡,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劫后余生的人,逐渐抛弃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由此可知,当时的欧洲
A.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动摇
C.人文主义逐渐复兴D.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兴起
2020-04-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康有为回忆“公车上书”时说,自己在得到签约求和的信息后,鼓动十八省的举人联合上折拒和议,但都察院拒收。后人查阅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知
A.回忆录具有主观性没有史料价值B.档案资料能客观反映历史事实
C.“公车上书”一事的真伪需要辨析D.清政府官僚机构故意压制民意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大多数的俗儒,则可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出山应博学鸿词之征,甚至报名科考,成为新朝的新贵了。当然,清廷也用尽怀柔手段,除了开科取士,也以修明史及编几套大书笼络了不少学者名士。经过康熙一朝的休养生息,中国百姓生活安定,习惯了清的统治,亡国之痛已不在年轻一代的回忆之中。清沿袭明人政策,科举经义以注解的《四书》为主,其重点在于伦常纲纪,当君臣的名义已定,则民族界限就不足以颠覆人间伦常。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历史赋予近代中国的严峻现实是:不改变中国的现状就无法抵御强敌。作为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地方大吏,他们都对中国的腐败现象有深刻的了解。林则徐曾经吐露自己的感受:“今日时势,观其外表,犹一浑全之器也,而内之空虚,无一足以自固。”……郭嵩焘则从中外对比中看到了中国落后的严重状态。要对抗强敌,保卫国家就必须治理整顿内部,这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用魏源当时所说的话就是,“以治内为治外。”问题是如何治内才能救国。

——摘编自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前期的文人安于清朝统治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文人对待清朝统治的态度,并简要评价。
2020-03-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线上模拟考试(2)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以下是有关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部分示意图。决定该内涵发展的因素是
A.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B.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化程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状况
9 . 1906年2月,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一文,认为孙中山主张的“土地国有”方案是“欲夺富人所有,以均诸贫民”“利用此以博一般下等社会之同情,冀赌徒、光棍、大盗、小偷、乞丐、流氓、狱囚之悉为我用”。这说明(     
A.梁启超反对孙中山的均富思想B.民生主义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
C.民生主义思想服务于辛亥革命D.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政治倾向强
2020-03-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1)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从该图中可以得出(     
A.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2020-03-1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1)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