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5届山西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在中国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宋明理学D.佛教传入
2021-03-23更新 | 24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届山西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天生之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
A.提倡自由平等,反对宗教神学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主张建立私有制D.提倡人性,主张保护私有财产
2020-10-1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荀子·君道》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入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皇帝制度独揽大权
B.设立丞相协助处理政事
C.设立太尉掌管全国军务
D.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2019-04-29更新 | 45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山西省忻州康杰临汾长治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B.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2019-02-03更新 | 2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民国时期若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2019-01-30更新 | 233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2019-01-30更新 | 3620次组卷 | 87卷引用:2015届山西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它站起来反对18 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母亲》D.《老人与海》
2019-01-30更新 | 1847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届山西忻州一中等四校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是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严重脱离中国现实国情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D.完美结合中西政治制度
2019-01-21更新 | 296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5届山西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对儒学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对西汉王朝统治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的新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新观点及形成这些观点的经济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