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

A.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C.发展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D.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如图)。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9-07-17更新 | 733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汉字“丁”的变化如图示:甲骨文中的“丁”,表形色彩浓厚,状如榫卯结构中的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竹钉、木钉。金文中的“丁”,宇形与甲骨文大致相似,侧视字体中,似乎可见钉帽的形状。篆书中的“丁”字分化出“钉”字,用会意的方法,体现了“丁”字的金属质地。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总体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4 .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不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泥活字版B.《四书集注》C.《全宋词》D.《玄秘塔碑》
2019-01-30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是
A.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C.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D.儒家思想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76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见图示)

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175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科技的发展使能源的使用发生相应的变化。观察如图,出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示意图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
B.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业
C.机器的发明与使用代替了手工劳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化时代到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