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传世著作颇多,有《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也有《徐霞客游记》和《读史方舆纪要》;还有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与《红楼梦》。这些著作体现了
A.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B.封建文明进入总结阶段
C.儒学渗透社会各个方面D.明清社会的繁荣与危机
2021-12-21更新 | 488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2021-12-21更新 | 227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数不清的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力拼搏、不怕牺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中国近代史或中国现代史的史实围绕“爱国主义与民族国家”自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中任选其一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12-16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联考历史试题
4 .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渴望征服自然B.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D.尊重自然规律
2021-12-15更新 | 268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走向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伦理
2021-12-09更新 | 216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届辽宁锦州高三质量检测02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邓小平的“新的理论”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2021-12-01更新 | 320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7 . 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
A.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形成D.消除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2021-12-01更新 | 195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1905年,孙中山曾以“中国的社会主义者”的身份前往欧洲访问,并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者要采取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弊病”,以便“在将来建立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这说明,孙中山主张
A.学习苏俄革命道路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关注社会民生问题D.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1-11-23更新 | 253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儒学走向世俗化
2021-11-22更新 | 468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建平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创立民主法治社会D.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2021-11-20更新 | 256次组卷 | 70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