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65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3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阳明认为:“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这反映了王阳明
A.继承“性本恶”B.倡导“格物致知”
C.强调“致良知”D.强调“知行合一”
4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7次组卷 | 121卷引用:2013届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指出:“吾欲富强,西洋富强之政有在也,何不踵而用之。于是其于朝也,则建民主,开议院,其于野也,则合公司,用公举……。于是而期之以十年,吾知中国之贫与弱有弥甚者。”材料表明作者
A.主张积极学习西方B.反对因循守旧保守落后
C.批评盲目仿效西方D.认为变法图强迫在眉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2021-08-24更新 | 542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10月)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这一变革的表现不包括
A.交通发展,城市发达B.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化
C.政治上各国先后进行变法D.思想上百家争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李贽反对把孔子的言论绝对化和盲目迷信,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供奉孔子,由此可见,李贽并未绝对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这在当时
A.奠定了民主思想的基础B.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思想
C.开启了经世致用之风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021-08-19更新 | 243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2021-08-14更新 | 36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2021-08-10更新 | 21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3届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