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并没有阻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向西方学习”的步伐,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仅仅进行政治革命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思想革命。这一时期“向西方学习”的直接目的在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倡导民主与科学
C.传播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D.抨击尊孔复古的逆流
2 . 清末知识分子从工具批判走向体制批判,从呼唤体制内的修补,到颠覆性改造。“体制内的修补”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 . 1956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说各种意见。”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B.任何议论都可以自由发表在报刊上
C.思想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
D.宪法与法律是学术思想自由的依据
4 . 某学者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君民共治”意识B.早期维新派“君主立宪”主张
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蔡元培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由此可见蔡元培任用教师的原则是
A.学识优先B.重视道德C.思想自由D.民主科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C.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2017-1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2017-02-23更新 | 333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
2017-02-17更新 | 291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
10 . 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