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D.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2021-01-02更新 | 26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2020-12-28更新 | 28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实验中学等五校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3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2020-12-11更新 | 737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开篇阐述了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故其认为“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以下主张符合黄宗羲思想的是
A.废除君主制度B.君臣共治天下
C.实行君主立宪D.提倡公平法治
2020-12-03更新 | 22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5 . 20世纪初期,"求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逐渐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说明
A.对中医学的认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B.中医具有经验主义医学的局限
C.中医学进步必须学习西医学D.中医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6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光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追求按需分配的原则
C.开拓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B.以抒情写志为主流
C.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2020-11-06更新 | 222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丹东宽甸二中高二下期学期初摸底测试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宴),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材料二   诸历史学家对西周宗法制的评论

范文澜认为“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许倬云认为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王国维认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家自有制度”。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时期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20-1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荀子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韩非子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2020-11-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