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顾炎武以考据学著称于世。清代乾嘉考据学尊奉顾炎武为清代学术鼻祖。顾炎武注重对历史现实的揭示,但是他揭示历史真相和考订史料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坏之理。这反映出其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海运的发展
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
C.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
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
3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列举了政府的主要类型,他反对君主的暴政,对共和制虽有偏好但承认其已成为过眼云烟。君主制被认为是现代世界可行的一种形式,其使各个阶层明确社会地位,而且赋予每个社会成员一种与其社会地位相符的“荣誉意识”。这表明孟德斯鸠
A.挑战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B.对传统体制进行批判继承
C.代表封建贵族阶层的利益D.反对契约国家的社会构想
4 . 有关“焚书坑儒”一事,唐人司空图在《铭秦坑》中认为:“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数百年后的明人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由此可见,关于历史评论
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越接近事件发生的评价越符合事件的本来面目
C.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
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2020-10-23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仁者,本心之全德”,“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

“平易近民,为政之本”,“以养民为本”,“爱莽民力”。

——摘引自朱熹《论语集注·为政》《中庸·集注》《朱子语类》等

材料三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理念就已萌芽。战国的《六韬》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记载;西汉的《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观念,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观已经形成。在治理模式上,“共治”表现为国家层面上的“君臣共治”和地方层面上“官绅共治”。

——徐亚文刘洪彬《共治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荀子与董仲舒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
(2)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朱熹“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3)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君臣共治”角度,以孔子、朱熹、黄宗羲为例,指出他们在“君臣关系”方面的思想主张。②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为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顾炎武认为:“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由此可见,顾炎武   
①主张逐级分权 ②强调“经世致用”的价值 ③提出“循天下之公” 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 . 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救国救民道路的不懈探索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寻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
(2)材料三反映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什么旗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在提倡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2020-06-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他所宣传的既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和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近代治学说,而是经过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按照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学术价值。”材料中“他”是
A.王夫之B.魏源C.李鸿章D.康有为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新青年》的创办为开端,从“打倒孔家店”到文学革命,再从人性批判到社会造,这场运动在以现代化为出发点反思西学,重中中国传统文化,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等方面,无疑触及了中国现代化最艰难而又最根本的一环。

——陈勤等《中国现代化史纲》

材料二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北京青年学生于1919年1月创刊《新潮》杂志,介绍西洋思想,批评时弊,在青年学生中颇有影响,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建立分会.青年学生创建的这些新式刊物和进步团体,推动着启蒙运动不断高涨。

——据刘祥英《五四新文化运动》、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1)概括《新青年》创办的相关史实。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化最艰难的一环、新的价值体系的核心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919年的史实,概述“启蒙运动”不断高涨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
2019-01-30更新 | 1928次组卷 | 40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