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随着美国对中国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持续打压,我们越发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回顾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但可惜的是近代却落后于西方。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所学,尝试解读“李约瑟难题”产生原因?
2020-10-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美国对中国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持续打压,我们越发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回顾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但可惜的是近代却落后于西方。

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世界重大科技发明(件)中国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472194%45396%

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根据所学,尝试解读“李约瑟难题”产生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 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 年 2 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 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获益良多。1946 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 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 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

1954 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大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 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 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

——选自刘丹迪《二十世纪中国学人与李约瑟的科技史研究》(有改动)

材料二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 1—400 年452862%1738%
公元 401—1000 年453271%1329%
公元 1001 年—1500 年673857%2943%
公元 1501 年—1840 年472194%45396%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020-11-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到并忧虑“中国变局”的士大夫不少于37位,而反对西学并诉诸文字的士大夫是这个数字的50—100倍。这种现象反映了
A.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摒弃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兴办洋务成为社会共识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统计1919年,江苏第一师范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部分统计
崇拜孔子153人,孟子61人,王阳明10人、苏格拉底、梁启超、牛顿、培根、卢校等各1人。孙中山87人,梁启超51人,孔子、孟子各20人,苏格拉底、华盛顿各18人,牛顿、培根、卢校各12人,蔡元培8人,李大钊3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上述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根据《汉书》中对西汉各种学术流派的著作数量所做的统计。该表反映出

A.西汉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B.儒家官学地位逐渐确立
C.各派思想已与儒家思想相互糅合D.汉武帝仅重视儒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2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状况


统计年份学段及规模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学校数在校生数
1949年34万所2400万5219所127万205所11.7万
2001年49.13万所1.25亿10.09万所9115.31万1911所1175.05万


(1)根据材料,概括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2020-02-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时间主要农学著作
战国《神农》《野老》
秦汉魏晋南北朝《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
隋唐两宋《耒耜经》《农书》《耕织图》
元明清《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A.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