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文学形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节选群窈嗟内安能使我今宵杨柳地也天也我见见了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
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
2020-12-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以学术研究为国家与社会服务,不做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理论研究。儒家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成为学者从盛衰兴亡中探讨治国之道,实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渊源。他们根据时代环境与社会现实的需要,针对治国兴郑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以是否有益于世作为价值利断的标准,反映亲尚实际、注重实效的实用理性。

——摘编自庞天佑《论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学者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材料二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相比,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共同价值。
3 .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该时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深刻影响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属于该时期的中国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尊崇佛教、兼收并蓄
2020-12-01更新 | 244次组卷 | 11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材料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后来,孙中山说要“振兴中华”,就必须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要“振兴中华”,就必须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振兴中华”,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据教材整理       


依据材料指出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的口号以及他为实现这个口号进行的主要革命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近代史上任选一个先进人物,讲讲他是如何践行孙中山这一口号的。
2020-11-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B.宗法制度的强化
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D.君主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梁启超认为:“中国数千年来,常处于独立之势,谓之天下,而后谓之国也,盖视吾国之外,无他国焉。自甲午一役,我师败绩,割地赔款,创巨痛深。于是谋保国之策者,所在多有。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为国也。"材料旨在说明
A.梁启超的爱国主义具有理性色彩B.甲午战争推动了国家意识的觉醒
C.维新派较早认识到民族独立的意义D.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8 . “文艺复兴的许多活动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用古代文明来反对基督教,而恰恰是用基督教的精神,来反对人文主义者所知的文明中一切有违人文精神、也是有违他们所理解的基督教精神的东西。”这反映出人文主义者
A.用古典文化来宣传基督教B.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C.与基督教形成真正的对抗D.借文艺复兴传播基督教义
9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家研究科技的动机大致有三:其一,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其二,出于“仁”“孝”之德;其三,出于经学的目的。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A.技艺先进
B.重理论
C.儒学化
D.体系完整
10 . 儒学发展史上出现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宗法制逐步瓦解
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吸收糯合诸子学说
D.程朱理学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