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4 道试题
1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2021-04-29更新 | 185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A.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2021-04-19更新 | 53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京剧脸谱“取其形,摄其魂”,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
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
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2021-04-16更新 | 201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自然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2021-03-26更新 | 512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地点描述
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传统市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2021-03-02更新 | 277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7次组卷 | 6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
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
2021-02-09更新 | 1017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德性,真正的知识是对“是什么”的探讨。正如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这表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
A.否定了人的内在本性B.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C.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D.为城邦民主制提供理论基础
9 .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制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魏源著《海国图志》的目的和张之洞在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问题上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最重大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2021-01-18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类: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类。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

——摘编自洪映董《另一种声音—对禾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主张在当时的境遇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原因。
2021-0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中学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