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指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新风格的创造者”;“《国风》《九歌》、乐府诗等都来自民间……词起于歌妓舞女,小说起于街上说书谈史之人。”据此可知,胡适强调
A.新文学具有平民化特点B.新文学应与工农相结合
C.新文学是旧文学的异化D.新文学利于文化的下移
2021-12-29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延聘新文化运动领袖如陈独秀为文科长,聘胡适为教授,同时请来思想守旧而有真才实学的刘师培、辜鸿铭担任教授。此举表明蔡元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D.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
3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注: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此处,宰相泛指有权势的官员,并不特指某一官职。)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材料二   



                            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
(注:图中宰相包括秦汉丞相、相国、三公,唐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明清大学士。)

——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1)运用所学知识,从人才选拔的角度分析材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观点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借鉴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是法国画家米勒1864年前后的作品《牧羊女与羊群》,其描绘的场景是:在夕阳的余晖中,一个披着旧毛毡并微微佝偻的乡村牧羊女,背对着羊群,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似乎在默默地祈祷着。这幅作品

A.崇尚画面的庄重与严整B.利用色彩凸显人物表情
C.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D.抒发对理性王国的追求
2021-11-09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思想史模块检测卷(A卷新题基础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2021-10-31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4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十九世纪欧美的历史,但译著对原著常做歪曲取舍,并在译者序中攻击暴力革命,鼓吹中国应“和异国”“敬善人”。梁启超称之为“西史中最佳之书”。这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受推崇B.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复杂性
C.梁启超主张了解西方D.西方传教士为殖民战争辩护
2021-10-27更新 | 59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2年开明士绅许启畴、陈虬等联系20多位同道出资购书创办瑞安心兰书社,里面除藏有国学书籍外,还藏有《天演论》等西方名著以及当年鼓吹革命的《苏报》和《时务报》等书刊。心兰书社面向公众开放,免费借阅。创办者开办、开放心兰书社旨在
A.保存传承文化B.学习西方技术C.启迪国民思想D.宣扬革命精神
8 . 董仲舒认为德治与刑罚在治理国家时如同四季有寒也有暑,统治者应该“固守其德以附其民,固执其权以正其臣”。董仲舒意在强调治国应
A.通过道德教化民众B.实行大一统统治
C.稳固儒学独尊地位D.法治与教化并重
2021-10-20更新 | 645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末,郑观应指出:“盖国之强弱相等,则借(国际)公法相维持,若太强太弱,公法未必能 行也。”对于中国,“如一国有得,各国均沾之语,何例也?……中国所征各国商货关税甚轻,各 国所征中国货税皆务从重,何也纳之吝也?”郑观应意在说明此时中国
A.司法主权亟须重构B.变法图强迫在眉睫
C.外交体制必须变革D.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省略了原文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进化论”,比较集中地论述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倡导一种具有竞争性的、富有生机的、新的进化伦理观念。这反映出严复
A.挽救民族危亡的迫切愿望B.为民主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C.未能完整理解进化论思想D.要求道德重建和人格重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