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7 道试题
1 . 观察下面的图片,可以得出准确的认识是(     
A.对楷书有定鼎之功的是唐朝B.秦朝汉字形成完整的体系
C.总体上呈现由繁到简的趋势D.越来越具有以形表意的特征
2022-01-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化与开展》提出:“明清之交,国破家亡,顾炎武、黄宗羲痛心之余,对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这些深刻的检讨是(     
A.对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B.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2022-01-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戏与启蒙运动结合的重要成果是“时装新戏”。改编外国题材、社会时事题材,运用当代形式(舞美、服装、语言等)等讲述救亡、国家的主题,是晚清成曲改良创新新剧的重要方式。所以,戏的“时装”特色只是表面,其核心还是在于“时事”。所以“时事新戏”是“时装新戏”的主要部分。所谓时事新戏,顾名思义,即采用时事题材,反映近时间内发生的重大的富有政治性、社会性的事件,具有信息传播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的戏剧

——钟鸣:《清末民初京剧编演新戏运动及启示》,载《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材料二 1904年8月7日,春仙茶园首演汪笑侬编《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亡国惨史》)。该剧主要根据《波兰衰亡史》改编而成,是京剧舞台上第一个“洋装新戏”。剧写波兰与土耳其开战,由于内奸的破坏和统治者的妥协,兵败乞和,丧权辱国,从而揭示不爱国之恶果”。汪笑侬的《党人碑》《哭祖庙》《受禅合》《瓜种兰因》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近代京剧改良运动的代表性剧目”

——邵璐璐:《辛亥革命前后京剧界的新变化》,载《历史教学》2011年第22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时装新戏”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戏曲相比“时装新戏”的特点。
2022-0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年)依据进化论解释强与弱的区别:成功的个人和种族已经在自然界取得竞争优势,并因此进化到比其他适应性较差的人种更高的状态,在这一推理的基础上,斯宾塞等人证明了帝国主义列强主宰世界是自然科学法则不可避免的结果。斯宾塞(     
A.准确理解了生物进化论的实质B.片面的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学领域
C.使人们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D.反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5 . 通过下列表格,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 )
组别作者国家(地区)作品提示信息
第一组但丁意大利《神曲》现世、神学、幻游
第二组米开朗琪罗意大利《大卫》豪放、刚健、雄伟
第三组达•芬奇意大利《蒙娜丽莎》妇女、微笑、佛罗伦萨
第四组拉斐尔意大利《西斯廷圣母》圣母、人间

A.意大利天主教会的势力日渐衰落B.意大利消除了宗教对人们的精神束缚
C.思想家追求理性与自由D.人文精神在意大利的复兴
2022-0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上面这段话这从本质上反映出作者代表(     
A.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农民阶级的利益
C.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平民的利益
2022-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与材料中的观点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守株待兔B.仁者爱人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隆礼重法
2022-01-21更新 | 604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5次组卷 | 154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9 . 康德认为,哲学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比知识更高的道德实践,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人的尊严不在于他有理智、知识,而在于他能不受自然欲求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人有民主的权利和道德的自由,这种道德是常人现实地具有的。据此可知,康德
A.强调遵守道德规则B.构建新的政治蓝图
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D.肯定人的自身解放
2022-01-14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而乐”。据此可知,黄宗羲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重农抑商的政策
C.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D.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