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出现的原因有几点:首先,秩序的变化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与知识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次,王室的衰微使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地位的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处在变化之中;再次,“知识——思想”体系在不同职业的文化人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王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则使“知识——思想"也在分化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贾谊是汉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驳杂"性特点,既有法家渊源,道家痕迹,也包含阴阳家的成分。此外,墨家思想以及在战国大显其道的纵横家思想等,贾谊也都有所汲取。但毋庸置疑,贾谊学术思想的本质属性还是归于儒家,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摘编自汪高鑫《汉初儒学思想的“驳杂”性特征——以陆贾、贾谊为中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自具特色思想体系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与之关系密切的天文历法同样辉煌。根据所学,列举三例并加以说明,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天文历法成就。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材料一   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晋书·左思传》

材料二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发明造纸术的历史时期___________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3)图中所示文物,为研究宋代的经济、科技、绘画艺术等各个方面情况,都能提供一定的历史信息,请任选两个方面,结合此文物加以说明。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

2020-03-04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汉武帝)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联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天一阁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之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管理措施严密,四百年间,获准登阁者仅黄宗羲、阮元等10余人.清代阮元曾记载道:司马(范钦)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方相约为例,凡阁厨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范氏族约甚至规定:“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还指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

——据虞浩旭《阮元与天一阁藏书楼》整理

材料三 公共图书馆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英国逐步兴起,它的特点是:地方当局征税建馆,免费为公众服务.公共图书馆集中在工业城镇,而且以工人为重点服务对象.1753年创建的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也发展成国际的学术中心,马克思、列宁、孙中山就曾在这里阅览群书,旁征博引,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周楠《欧洲图书馆史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藏书的主要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中一则材料主要情况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公共图书馆兴起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4 . 20世纪20年代初,中外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探索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0年3、4月,陈望道在家乡浙江义乌开始从英日文本翻译本书。据陈本人回忆: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第一版印千把本,奉送,有很多地方翻印”。同年9月再版。一些想买得本书的人,还多方打听“社会主义研究社”的社址。沈玄庐回忆说:“因为问的人多,没工夫——回信”,所以他就借《民国日报·觉悟》,作一个总的答复

193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回忆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

材料二:自欧战以后,俄国人自己推翻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的国家变成新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又生出一个更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成功不过六年,他们在这六年之中,改组内部,把从前用武力的旧政策,改成用和平的新政策。这种新政策,不但是没有侵略各国的野心,并且抑强扶弱,主持公道,于是世界各国又来怕俄国。现在各国怕俄国的心理,比从前还要利害,因为那种和平新政策,不但是打破俄国的帝国主义,并且是打破世界的帝国主义。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演讲录

材料三:在《论粮食税》中,列宁认为,在宗法式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结构中,占优势并对社会主义形成威胁的是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这种情况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以实行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为重要途径。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1920年夏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客观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孙中山演讲的主要用意,并分析为何此时孙中山的思想会有此转变?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列宁在工业领域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新经济政策实质。
5 .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侯刘贺(前92~前59年)墓
墓葬位置
只符合部分文献记载(注:文献中关于曹操墓位置有多种记载)
与文献记载一致
墓葬形制和结构
与当时王侯级墓类似
符合汉代列侯墓的规制
出土器物
具有汉代特征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出土器物上的文字
“魏武王”(注:包括曹操在内,这一历史时期曾有三位“魏武王”)
“刘贺”“海昏侯臣贺”

目前学术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刘贺,但在西高穴墓的墓主是否为曹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争议。
(1)阅读上表,对比刘贺墓资料,说明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
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68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