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主张及实施其主张的设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帝下令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是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巨大汇编。由于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编撰者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传统的分类法进行了改进,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下分四十四卷。在内容选择方面尽管收录了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等西方科学著作,但认为西学……“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中国传统科技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则不予收录;排斥了有民主色彩或敢于批评儒家思想的文献……同时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

材料二   《四库全书》曾历经悲惨的遭遇,导致存世量少且版本残缺。近代以来,不少有识之士试图推动再造《四库全书》均无功而返;新中国成立后,原大原样重印《四库全书》因投资巨大、周期漫长、工艺复杂而未能实现。2008年,我国决定启动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出版方选取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底本,严格按照原书分册分函,版式、大小,务求真实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始风貌,几乎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以确保原汁原味,再现原书传统形制之美。全程参与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专家、学者、手工艺人达500余名,2013327日该项目工程告竣。……此次原大影印《四库全书》,放弃了数码快印的流行方式,而是追求“原生态”,使得最终成书不仅富有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让人赏心悦目。同时,这一工程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包括纸张制造、印刷、装订等工序,为今后的古籍出版提供了人才储备。

——摘编自王国平《<四库全书>原大影印告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四库全书》编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得以成功编纂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8年我国得以启动并于2013年告竣原大影印《四库全书》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战略考量。
2021-12-2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对“兴利除弊”的提法有了变化。魏源认为“有以除弊为兴利者,有以节用为兴利者,有以塞患为兴利者,有以开源为兴利者”。主张“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今宜于闽粤二省武试,增设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设厂局以选机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开拓者——魏源经济思想评析》

材料二   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以利民用。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优西海之民。

   ——魏源《海国图志·筹海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源“兴利除弊”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殷代,宗教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春秋时期,社会道德观由宗教道德观转向世俗道德观,道德的功能从克配天命转变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其标志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人性相近、人性向善,其伦理思想的世俗转向集中表现为对人性力量即人的内在情感力量的开掘和信心,其道德观出于现实的人的内在情感诉求,显现了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仁是孝亲,表现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流露;仁是“泛爱众”,归结为人的同情心,道德则是基于人的同情心而形成的社会成员的普遍素质。以“仁”为核心的孔子的道德置于人的真实情感之上,适用于每一个人,“推己及人”而获得了内在的规定,“能近取譬”使道德成为普遍的社会调节力量和有效的社会调节机制,以此生成了中华民族的社会道德感,它表征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摘编自《孔子伦理思想的人文价值》

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社会思想转化上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道德观转变的原因。简评孔子道德观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并指出汉朝儒家思想政治地位上升的原因。
5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记载攻占事迹的连环图画,已经具备了连环画的某些基本特征。两汉时期出现了以壁画形式描绘有说教意义的伦理故事和奇幻神话传说,如《柳下惠覆寒女》《嫦娥奔月》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在保留下来的敦煌壁画中就有大量用连续性叙事性绘画表现佛教教义的故事,其中以《佛说九色鹿经》最具代表性。两宋时期,人们开始在书籍中配以连续性的图画,在使得版面愈加精美的同时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元明时期,在小说与剧本中出现了大量连续注释性插图,如《新刊全相注释西厢记》和《西厢记》。明代流行的章回体小说中大多附有线描插图,有些书一回故事就附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被称为“回回图”。到了清代具有连续性情节的年画开始出现,如以生产为题材的连环图画“耕织图”“棉花图”等。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叶,在外国漫画的影响下,“漫画”这一艺术表现与传播形式开始为中国读者所接受,并很快成为报纸上的常客甚至是固定内容。清末民初是我国漫画从泥沌走向自觉的时期,预示了它在历史舞台上必将大展拳脚。它既是人们认识现实的一个全新视角,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交流的新方式。1898年7月由谢赞泰创作,发表在香港《辅仁文社社刊》上的《时局图》是当今公认的中国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漫画。之后,漫画家开始大批涌现并入其中,经常发表作品的有何剑士、张聿光、马星驰、钱病鹤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莫谈国事》《内阁总理》《加入一等》以及《玩弄于股掌之上》《此之谓人民代表》等。

——摘编自陈维东主编《中国漫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连环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漫画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法律,国家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虽然存在,但不能行动。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让我们为宪章加冕……把国王这一称号分散给有权享受它的人民。

——【美】潘恩《常识》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的一些思想家疾呼:表面富裕、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中,却有这么一大群贫穷的同胞臣民,他们是用双手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具,本身毫无过失,却注定要遭受沉重的苦难。一些工人阶级的理论家逐渐认识到不仅要反对现存的工厂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反对资本主义体制,建立更为合理公正的新社会。

——摘编自李宏图《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问题与化解》

材料三   无产阶级将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请用两个词准确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并举一例说明西方资产阶级对上述主张的实践。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的理论家反对“资本主义体制”的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马克思构想的“联合体”的特点,并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进程
时间名称备注
1955年《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正式提出了“课业负担”概念,且且还
提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且操作性强的
措施减轻课业负担,以保证学生的身
体健康。
1964年《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报告》
1965年《关于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健康问题的报告》
1983年《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
以缓解升学压力为目标,减轻课业负
担。针对不同的学制做出相应的教学
要求的规定,对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
数,学生的假期休息时间都做出了具
体的规定。
1988年《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
1990年《关于重申贯彻<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3年《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减轻课业负担。
开始全面关注产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
不仅关注课业负担产生的内在原因,也
很重视课业负担产生的外部原因,加强
了监督监管和通报制度体系的建设和完
善。
1994年《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2000年《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2000年《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开展专项督导
检查的通知》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依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出了要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检测与报告制度,
进行理清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各层面变量、课业
负担监测预报模型的建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
指标体系的探索等。
2013年《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摘编自胡惠闵、殷玉新《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举措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背景。
9 . 中国文化在传承与碰撞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引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二当决定守旧或革新的国是。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譬如既然想改用立宪共和制度,就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什么大权政治、天神、圣王,都应该抛弃……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像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等,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

——摘编自《<独秀文存>选》

材料三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引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守仁“良知”学说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理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对“决定国是”问题的主要观点。从社会道德角度阐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重要主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建国初期党在“文化事业”上的重要方针,并分析其提出背景。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政府在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中遵循的战略方针。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概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神气质”的深刻含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周礼》以“冢(大)宰”为百官之长。因为“宰”有调和膳羞之意,而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故“宰”成为官吏的通称。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肉食者”、平民称“蔬食者”、“藿食者”。

——摘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餐馆、西式饭店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形式传播了西方饮食文化。同时,一些来华的外交使节、商人等也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1851—1911年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的茶叶和饮食餐具——瓷器的展示。西方传教士翻译的《保全生命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向中国介绍西方营养学、卫生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广泛。清末,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设立“家事”课,一般都有营养学的内容。1909年,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的《造洋饭书》介绍了267个西餐菜点成品或半成品的用料及制法。西方国家还将面包、罐头、啤酒等工业食品及其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入中国,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自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治国原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以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