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永乐九年(1411年)七月初一日,刑科署都给事中曹润等奏:乞敕下法司,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头、杂剧,非律所该载者,敢有收藏传诵、印卖,一时挐送法司究治。奉圣旨,但这等词曲,出榜后,限他五日,都要干净将赴官烧毁了,敢有收藏的,全家都杀了。

——摘编自【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1)根据材料,概括奏折反映的明初统治者所面临的思想文化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解读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戏曲杂剧文化盛行的影响。
2022-05-1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5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研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与措施。根据会议的讨论,中共中央于527日正式公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教育经费逐年增加,教育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5.9%提高到1986年的9.5%。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后,开始有步骤地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7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已超过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40%,初步形成了行业配套、结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经过教育体制改革后的高等学校,1988年在校生总规模已达206万人。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经过调整充实后有了很大发展。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3 .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材料一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曾经说过:“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材料三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层纱幕指的的是什么?使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是哪一运动?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哪一运动的诉求和主张?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们”发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她仅用40多年时间(1871-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知识经济与现代化》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二、三、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科学中心发生的三次转移。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的关系。
2022-04-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职教中心2021-2022学年高一(普职融通一部)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上自官方下至民间,对医籍的校释整理形成了一个风潮,这一现象呼应了朴学传统(考据学)。清代医书的校诂,修正了不少前人的错误。举例而言,如《灵枢·营气》中“营气之道……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一段,《甲乙经》作“营气之道……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内经》注家多随文衍义,如明代医家马莳注为“上行抵髀,即阴陵泉、血海、箕门等穴,俱在髀之内廉,属脾经穴”。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脾”“髀”为:“古文以脾为髀字”,依段氏注,此处所存之惑则迎刃而解。传统的天人相应的自然观与身体观是中国哲学与医学的观念。朴学运动中重塑的中国医学,其人文主义的表现有着自身的特点。

近代以来,伴随西学东渐,中医学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诊疗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医学与西方近代医学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中医学没有像有些传统学科一样完全被西学所俘虏,直至今日还保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而且有着越来越受到认同的趋势。

-—摘编自张树剑《复古与开新:清代医学的朴学化及其精神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中医学“直至今日还保有着独立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的缘由。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将西周礼乐教化的伦理内容扩大到人伦关系的各个方面,提出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思想;将西周以来礼乐演变的主流由礼乐政治化转向为礼乐的伦理化。在礼乐的长期潜移默化下,将社会所赋予的这种人之应然言行内化为道德伦理的自觉意识乃至伦理习性的自然养成;最终达成浑然一体的人之本然的道德伦理情感的

——摘编自闫春新《<论语>礼乐思想新探》

材料二   儒法两家思想都有不足,只有儒法融合发展,才能克服彼此缺陷。如果没有法家,儒家不能完成结构化和组织化,无法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动员,无法在大争之世自我强化。但如果没有儒家,法家将变成僵化的制度,其威权体系只是完全标准化、垂直化、同质化的执行体系,而儒家则有灵活、包容性的调节空间。经过秦朝速亡的教训,汉初实行黄老思想,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法融合改造,提出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策略,礼法文明开始取代礼乐文明占主导地位。

——摘编自潘岳《战国与希腊:中西方的文化隔阂源于哪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倡导的礼乐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礼法文明取代礼乐文明的原因及礼法文明形成的积极意义。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普朗克(18581947)十分具有音乐天赋,曾为多首歌曲作曲,但他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决定学习物理。他的物理老师曾劝他不要学习物理,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普朗克说∶"我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中年以后家庭遇到了不幸,1909年,妻子去世,后来大儿子死于凡尔登战役,二儿子因参与暗杀希特勒未遂而被纳粹杀害,然而普朗克仍以顽强的毅力潜心研究物理学。他发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提出能量子假设,为量子理论奠基,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纳粹政权统治下,他反对种族灭绝政策,并坚持留在德国尽力保护各国科学家。

——摘编自冯士超《世界科技发展史话》

材料二   邓稼先(19241986)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便投身到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中。他认为只有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本领才能报效祖国,于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学习,由于学习成绩突出,一年多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被称为"娃娃博士"。美国政府打算用优越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留住他,但被邓稼先婉言谢绝了,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回到祖国,并隐姓埋名,在茫茫戈壁数年如一日从事核武器研究,他的团队攻坚克难、费尽心血,使新中国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授予"两弹元勋"。

——摘编自杨振宁《邓稼先》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普朗克和邓稼先科技研究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普朗克和邓稼先科技成就的影响。
2022-03-1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联合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后之圣王而欲天下安富,其必废金银乎?古之征贵征贱,以粟帛为俯仰。其时之金银,与珠玉无异,为馈问,器饰之用而已。三代以下,用者粟帛而衡之以钱,故钱与粟帛相为轻重……故至今日而赋税市易,银乃单行,以为天下之大害……二百余年,天下金银,纲运至于燕京,如水赴壑。承平之时,犹有商贾官吏返其十分之二三,多故以来,在燕京者既尽泄之边外,而富商、大贾、达官、猾吏,自北而南,又能以其资力尽敛天下之金银而去。此其理尚有往而复返者平?夫银力已竭,而赋税如故也,市易如故也。皇皇求银,将于何所。渴田土之价,不当异时之什一,岂其壤瘠与?;否。不能为赋税也。百货之价,亦不当异时之什一,岂其物阜与?曰∶否。市易无资也。当今之世,宛转汤火之民,即时和年丰无益也,即劝农沛泽无益也,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诚废金银,使货物之衡尽归于钱。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分析其提出该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宗羲的上述观点。
2022-03-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2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尽管大地以及一切低等生物都归所有人共同拥有,但每个人都拥有他自己的财产。这是一个人专有的权利。他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双手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他自己的财产。只要他改变了任何物品的自然状态并把它带回家,他就已经融入了自己的劳动,加上了自己的东西,从而使它成为了自己的财产。……非经他们本人的同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剥夺其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没有这一点,他们根本谈不上是有产者。任何官长越权发出的委任状或命令,如同任何私人的委任状或命令一样,是无效的,不起任何作用的。两者差别在于官长拥有为特定目的而设的职权,私人则毫无职权。因为,使人享有行为权力的,不是委任状而是职权,如果违反了法律,那就没有职权可言。

——摘自洛克《政府论》(1689-1690年出版)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世界近代启蒙思想家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思想主张,并说明其影响。
2022-04-08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易·系辞上》曰"天垂象,见吉凶",所以"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国家财赋的根本。历代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敬授民时",也是出于对全国农业生产实施宏观控制以维护封建国家利益的考虑。天文学家们在密切观察种种天象变化的同时,又密切注视着年成的丰歉、灾疫的起落、社会的治乱以及人世的沉浮。连续、丰富的天象记录,只是探寻天人之间联系奥秘的资料。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58517日,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造卫星"的宏伟设想。同年8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在《二五科学规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中指出;"发射人造卫星,将使尖端科学技术装备加速前进,开辟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领域。"19655月,周恩来强调只要"651"工程(人造卫星研制发射)需要的,全国的人、财、物,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一律放行,全面绿灯。

——摘编自郭兆炜《东方红一号∶开天辟地启新元》

材料三   199911月到200212月,我国先后四次成功发射"神舟"系列无人飞船。2003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10月,"神舟六号"载人飞行获得成功。2007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独立地全面掌握了绕月飞行技术,进入了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天文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航天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