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对中国从传统政治形态走向现代政治形态,最终成长为现代性的政治形态做了初步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材料二


——改编自(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材料三共产党的成功依靠党的积极分子的一致性,他们一定要在理智上深深相信党的路线的智慧。路线的正确性一定要用理论原则和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件事的完成是逐渐创造了一套在西方通常称为“毛主义”的概念,在中国则比较谦虚称为“毛泽东思想”。它代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它的普遍原则用之于中国的特定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2)阅读材料二,归纳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呈现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些“新气象”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表现。
2022-01-2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A.开始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引发了道光皇帝的强烈关注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某思想家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某篇文章中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该文章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议》D.《天演论》
4 .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以“术”著称,在韩为相19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帮助韩昭侯推行“术”治,“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十五年间便使韩国强盛起来。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一致的是
A.孟子B.邹衍C.墨子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口号,这一理念
A.意在否定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B.确立了儒学维护统治的主导地位
C.重塑儒学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作用D.强调以人的内心良知为道德准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241年,蒙古大军与波兰人和日尔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波兰学者盖斯勒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根据他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简中成束地发射“中国喷火龙”。此“中国喷火龙”
A.在宋代已广泛应用于军事B.最早记载于《梦溪笔谈》
C.汉军北击匈奴时初次使用D.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
7 . 在17世纪,牛顿所代表的科学理性与上帝所代表的宗教信仰之间形成了一种协调的互补关系,从而在英国既避免了颠覆宗教信仰的无神论,也杜绝了戕害科学精神的宗教狂热,新兴的宪政民主与科学理性得以茁壮成长。这说明
A.英国宪政源于各派势力妥协B.科学进步离不开宗教信仰
C.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运动D.宽容精神有利于社会转型
8 . 宋太祖初次到相国寺进香,赞宁和尚泰称“见(通“现”)在佛不拜过去佛",宋太祖于是焚香而不拜,其后遂为定制,“议者以为得体”。议者以赞宁和尚所言为“得体”主要是因为其
A.凸显佛教的正统地位B.与儒家观念相符
C.带有民本思想的色彩D.否定对神的崇拜
2022-01-25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博文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学者认为,维新派采取了以民权对抗君权的的特殊形式,但是他们的具体主张又有所不同:谭嗣同激烈反对君权,但几乎没有涉及民权;梁启超、严复主张“君权与民权合”;康有为侧重于尊君权兴绅权。该学者意在强调
A.变法策略具有灵活性B.维新派政治主张不成熟
C.维新派内部政治对立D.变法的措施脱离了实际
2022-01-25更新 | 889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来,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下的教育,是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二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一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念。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卢梭在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政治理论上的贡献。
2022-01-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省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