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3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与国家治理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有许多次,变法所处时代不同,其历史意义也不尽相同。
(1)请将下列左侧不同时期的变法与右侧的特征相对应(填写字母)

材料一   令送粮无取僦(租赁),无得反庸(通“佣”),车牛舆重设必当名。然则往速来疾,则业不败农。

——《商君书》(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附译文:命令运送粮食的人不能花钱雇别人的车,更不准运粮车辆在返回时揽载私人货物。车、拉车的牛、车在运粮时的载重量服役时一定要同注册登记时一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运粮车就会去得迅速回来的也快,运粮的事就不会危害农业生产。)


(2)材料一体现的商鞅变法内容是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

材料二   2002年里耶出土的秦简记录了秦始皇时一条令文:“传送委输,必先悉行……急事不可留,乃兴徭。……田时也,不欲兴黔首”。

材料三   缪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摘编自《史记.商君列传》


(3)材料二、三能否对材料一进行佐证,说明理由?

材料四

王安石卫鞅之于孝公,尽取秦法而更为之,尽取秦民而束缚驰骤之。虽甘龙辩说之烦,秦民言令不便者以千数,而鞅终不为沮,卒之国内大治,诸侯重足屏息,争西向而割地。
司马光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商)为相十年,人多怨之.—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4)概括材料四中,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的看法。
(5)分析王安石与司马光对商鞅变法形成各自看法的原因。
2021-12-28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下侧罗列某时期不同民族间通婚统计数据,可用于说明
A.商鞅变法的影响B.诸葛亮治蜀的成效
C.孝文帝改革的结果D.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作用
3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9-04-02更新 | 49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4 .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由一群有知者组成藩士成立的新政权以战争消灭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还,结束长达六百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以藩阀和资本家取代武士阶级的统治”。材料描述的是
A.德国统一B.光荣革命C.巴黎公社D.明治维新
5 . 以下关于北魏题材的小论文题目中错误的是
A.《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B.《北魏统一全国》
C.《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D.《从平城到洛阳》
6 .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2020-06-25更新 | 42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7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2019-01-30更新 | 688次组卷 | 3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更衣冠”的对话见微知著,厚重的历史往往通过一些点滴毫末的细节折射出来。以下是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的对话……

——根据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整理


问题
(1)概述“对话”发生的历史背景。
(2)归纳“对话”的双方有哪些分歧?
(3)试举两例说明1000年前日本是如何学习中国的长处?
(4)你如何看待双方对“羞耻”的认识?
2022-04-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他们不再像牲畜那样可以任人买卖、典押或赠与了”,俄国农民获得这些“人”的权利是在
A.明治维新时期B.十月革命期间
C.南北战争时期D.农奴制改革期间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