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9432次组卷 | 13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程颢指出:“青苗取息、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设令由此侥幸,事小有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他认为王安石变法
A.重利轻义败坏社会风气B.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C.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D.没有改变宋代积贫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B.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C.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D.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2021-04-25更新 | 544次组卷 | 42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隋末,“率土之众,百不存一。干戈未静,桑农咸废,凋敝之后,饥寒重切”。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实行了均田制,并在均田制基础上制定了租庸调的赋役制度,农民负担不是很重。官府还办起义仓、常平库,其目的是“岁不登,则以赈民;或贷为种子,则至秋而偿”,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已是“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以后,宋、明、清各代经济发展都曾出现高潮。

——摘编自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初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措施的经济效果。
2021-0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2020-10-08更新 | 513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绘制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   ②、③处应依次填入
A.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积弱”局面、保甲法与将兵法
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积弱”局面、市易法与均输法
C.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积贫”局面、保马法与保甲法
D.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
7 .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论衡》)
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19-06-20更新 | 48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开学考试文科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时期,东南各地陆续出现类似里甲银制度的改革。如天顺年间浙江的“均平银”(又称“甲首钱”),成化年间广东的“均平银”,成化、弘治之际福建的“纲银”法,正德以前江西出现的“板榜银”以及行于南直隶各府的“直日银”,等等。这些改革虽名称各异,但有其共同点:一是将原来由里甲承担的力役部分摊于田地,折银征收;二是官府征银后雇人应役,并支应上供物料及里甲多种支费;三是里甲人户除里长依然应役外,其余甲首不再应役。广东名儒陈献章有诗赞新会知县丁积的“均平钱”法:“长官愿似丁明府,甲首终岁不到衙。”甲首终岁不到衙,这意味着里甲改革,通过征收白银,使全国约有10%的甲首即普通农户从十年一轮的正役中解脱出来。

——摘编自唐文基《明代赋役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里甲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甲银改革的历史意义。
9 .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2019-04-15更新 | 324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段考历史(文)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900多年之前,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梁启超更是指出,在这个“金融管制的办法”中,其中的一些办法“如同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这里所说如同银行的办法有
A.青苗法方田均税法
B.均输法市易法
C.青苗法市易法
D.免役法均输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