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2 道试题
1 . 史料记载,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C.民族政权和平更迭D.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2 . 《商君书·君臣》记载:“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为此,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
A.标志着分封制的终结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C.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隆庆元年,张居正开始参与军务 ,这也是他通过政治改革整饰边防的开始。谭论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由于他长期在倭寇横行的东南沿海任职,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通过对于这样一位文官的考核张居正力排众议让其接任蓟辽总督。张居正还实行“宽文法以伸将权”。大力提倡开垦军屯,严格按照“军数明则田数明”的思路清丈军屯。《明实录》记载:沿丘履亩,一一丈量视旧额有无,分别肥瘠。”在《陈六事疏》中,请求穆宗皇帝下旨兵部,“申饬各边督抚,务将边事著实举行,俊秋防毕日,严查有无实效,大行赏罚,庶沿边诸郡,在有备,而虏不敢窥也”。“庚戌之变”后,边防废弛,俺答汗屡次南下。张居正启用戚继光等名将在旧有长城的基础上建成空心敌台一千余座,御敌能力大为加强。

——摘编 自李海泉《张居正改革对明代北部边防的影响》


(1)概括指出张居正为加强北部边防来取的措施。
(2)分析张居正改革对明代北部边防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史》记载,金世宗“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观之”。他认为:“女真旧风最为纯直,虽不知书,然其祭天地,敬亲戚,尊耆老,接宾客,信朋友,礼意款曲,皆出自然,其善与古书所载无异。汝辈当习学之,旧风不可忘也。”大臣唐括安礼言于世宗曰:“猛安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皆是国人。”世宗随即说:“朕谓卿有知识,每事专效汉人……卿习汉字,读诗、书,故置此以讲本朝之法。前日宰臣皆女真拜,卿独汉人拜,是邪非邪。所谓一家者皆一类也,女真、汉人,其实则二。朕即位东京,契丹、汉人皆不往,惟女真人偕来,此可谓一类乎?”

材料二   当政局刚一稳定下来,国家步入正轨,金世宗即开始了对女真民族的整顿与改革,其措施主要是推广女真文字,加强女真青年的教育,“译经所进所译易、书、论语、孟子、老子、扬子、文中子、刘子及新唐书……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在世宗看来,女真民族淳朴自然的“旧风”,不但不与儒家的伦理观念扫背谬,反而十分契合,因此要加以弘扬,以这种“女真旧风”来实践儒家伦理思想,世宗还希望通过艺术途径给女真旧风打强心剂。在一次宗室宴会上,世宗感慨族人唱歌都用汉语而说道:“吾来数月,未尝有一人歌本曲者,吾为汝等歌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金世宗的民族观。
(2)据材料二概括金世宗改革的特点。
(3)“世宗感慨族人唱歌都用汉语”说明了什么?
2022-02-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的繁盛得益于(     
A.秦国的商鞅变法B.东汉的光武中兴
C.北魏孝文帝改革D.北宋王安石变法
8 . 《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这一措施
A.强化了中央集权B.促进民族交融
C.导致鲜卑族消亡D.有利于北民南迁
2022-02-22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警世通言》记载王安石路过老妪家,老妪说道:“自王安石做了相公,立新法以扰民。老妾……妇女二口,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了,差役如故。老妾以桑麻为业,蚕未成眠,便预借丝钱用了。麻未上机,又借布钱用了。桑麻失利,只得畜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材料可以用来佐证王安石变法
A.内容损害了百姓利益B.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C.实施过程中用人不当D.是对人民财富的剥削
2022-03-10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卢龙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距今约四千多年的夏朝,便有了连坐制的雏形。据《尚书》记载,被后人称颂为贤君的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威胁部下,警告他们如果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犯者连同其子一并处死,这是族刑在立法上最早的记载。到了秦国商鞅变法时期,商鞅主持建立了一套更加严密的“连坐制”。其内容包括: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正是连坐制度将秦国打造成部了一个绝对掌控在君主手中的社会,国家意志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商鞅设定的法律如同文一只大网,把整个社会牢牢罩住。连坐制度与宗法制度相伴整个封建文明始终,共同调整维护了几千年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朱永昌《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等


(1)概括商鞅推行什伍连坐制的背景。
(2)指出商鞅推行的什伍连坐制的特点。
2022-02-12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