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笔记最有可能是在描述(     
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
方式:采取分科教育
意义: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北京大学D.清华学堂
2 . 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B.加强了地方统治
C.瓦解了宗法制度D.扩大了统治区域
2022-07-20更新 | 2583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王安石变法后近800年间,学界对王安石变法多持否定态度。直到20世纪前半叶,学界逐步肯定了王安石变法,梁启超盛赞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这反映了(       
A.历史认识的时代性B.历史真相的不确定性
C.历史评价的阶级性D.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2022-07-01更新 | 42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廊坊益田中学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8年,康有为在一次集会上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这段讲话
A.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旨在唤起人们的救亡意识
C.总结了历代王朝兴亡的教训D.对晚清国情进行全面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记载,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族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C.民族政权和平更迭D.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6 . 商鞅变法时曾两次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做法
A.体现重农抑商的思想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直接增加了人口数量D.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建立
7 . 北魏孝文帝南伐迁洛时,“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斛”。巡行淮南时诏曰:“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值),民稻粟无所伤践”。这说明孝文帝
A.以儒学作为治国思想B.注重规范官吏的行为
C.有重农与民本的思想D.重视对地方行政监察
8 . 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他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其主要依据可能是王安石变法
A.已经触及封建私有制B.实质上打击了地主官僚利益
C.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8年,光绪帝发布“自开商埠”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并且着重强调“不准划分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清政府“自开商埠”反映出
A.近代中国自强努力的探索
B.商埠成功阻止了列强侵略
C.清末新政的经济成效有限
D.列强的经济侵略深入内地
10 .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做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
A.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
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
C.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